本报讯 (通讯员孙永伟、张俊) 今年年初以来,马村区通过推行“三心”管理模式,使大学生村干部真正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受益基层。
稳心。为了让大学生村干部真正扎根基层,马村区建立了“3+1”帮扶机制,即街道党政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联系帮带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坚定他们在农村工作和生活的决心,使他们稳下心来,尽快融入农村工作中。
信心。为提升大学生村干部开展农村工作的信心,马村区采取岗前培训、集中培训、外出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干部的综合能力。截至目前,该区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多次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到孟州、博爱、温县、武陟等新农村示范点参观,有10余名大学生村干部有了自己的创业项目。
爱心。马村区建立了大学生村干部定期约谈制度,通过定期约谈、座谈交流、QQ平台交流等方式,让大学生村干部感受到上级的关爱。截至目前,该区在大学生村干部中开展交心、谈心活动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