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12月3日,本报走基层采访报道组深入温县、孟州市,了解市邮政局服务三农工作。在温县温泉镇小南张村邮政铁棍山药示范田,巧遇温县邮政局特聘的农业专家——温县“四大怀药”产业化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王素霞。正在指导农民刨挖铁棍山药的王素霞高兴地说:“有了邮政部门的加入,温县铁棍山药的种植、销售和保护将会有一个新的渠道。”
今年年初,温县邮政局在建立万亩小麦、玉米示范田的基础上,为了加大服务三农的力度,又尝试着在当地建立了50亩的铁棍山药示范田,根据示范田的土壤条件、肥力基础,进行统一测土配方施肥,并按照标准化生产规程进行种植和管理。
“在邮政铁棍山药示范田种植过程中,完全按照以有机肥为主的科学配方来使用化肥,确保做到安全使用,以及不多施、不滥施,完全保证了铁棍山药的品质和口感。”说到邮政铁棍山药示范田的严格管理和良好效益,王素霞自豪地说,“通过关键技术和标准化生产,今年,邮政铁棍山药示范田的平均亩产达1106公斤,比非示范田增产76公斤,按市场价计算每亩增收1530元。”
为了充分发挥示范田的示范、带动效应,温县邮政局在铁棍山药示范田建设过程中,利用邮政便利高效的三农服务网,把优质化肥、放心种子、基地服务、技术培训等源源不断地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不仅调动了农民科学种植的积极性,而且有效遏制了劣质农资的泛滥。
提到邮政部门为当地农业发展作出的贡献,从事农业研究20多年的王素霞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邮政部门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和‘百年邮政’品牌,通过示范田建设,积极探索粮食生产集约化管理,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方式,为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所用。今年,温县邮政小麦万亩示范田的平均亩产达655.7公斤,其中1.6亩经省专家组实收实打,亩产达712.8公斤,居全省邮政示范田亩产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