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周武申、李骏鸣)“城市环境越来越干净,群众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县里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我们打心眼里高兴……”12月6日,武陟县委书记常鸿收到了该县83岁退休老干部杜彦义写来的一封信,读来令人感动。
信中提到的“环境越来越干净”,缘于该县开展的城市建设和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
从11月中旬起,该县集中利用两个月时间,分3个阶段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一个月来,从县五家班子领导到一般党员干部,从县直单位到乡镇村街,都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此项活动中。该县五家班子领导全部认领了分包责任路段,实地察看,靠前指挥,率先垂范,多次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各单位一把手也亲自带队,抽调人员、组织机械、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粉刷墙体……
各级各部门通过广播、标语、设立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划分为垃圾清理、树木涂白、墙体粉刷、“十乱”清除、卷闸门油漆、门头牌匾更换、“门前五包”落实等内容,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大虹桥乡、圪垱店乡和谢旗营镇组织各村集中乘车、实地观摩。各村街根据村情特点,不断加大投入,购置垃圾清运车,引入激励机制,设立环境卫生专项经费,提高保洁员待遇,并采取“两委干部包街道,党员干部包路段”的方式,细化、量化整治责任。西陶镇王顺村将全村环卫保洁市场化,通过招标对外承包;北郭乡贾作村每家每户分发两个垃圾筐,保洁员定时收集垃圾,集中掩埋;集聚区的北贾村,由村监委会负责,对村内道路卫生情况,定期评比奖励。
该县还成立了活动指挥部,组建了“一室十组”,出台了奖惩办法,对城乡道路、城区主次干道、各村街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评比。截至目前,全县共清理垃圾7万余立方米,涂白树木27万株,粉刷墙体约30万平方米,更换门头牌匾246块,油漆卷闸门946个,清除“十乱”路段3.9万米,落实“门前五包”门店2576个。
通过集中整治,全县城乡环境明显改善,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同时,该县还实施了以建设一个广场、三个入城口、五个游园、七条道路为主要内容的“1357”工程,目前,16项重点城建工程已全面启动,武陟城乡正在一步步旧貌变新颜。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