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 通讯员李霞)今年年初以来,孟州市把构建涵盖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扶贫济困等多层面的社会保障网作为民生保障工程重点,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困难群体,赢得了困难群众的广泛赞誉。
为了把城乡低保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该市“两手并用”,一手实行动态管理,民政部门两次组织人员对全市城乡低保对象进行复核认定和专项检查,对家庭收入发生变化的1012户1820人及时作出调整,做到低保对象能进能出、保障标准能高能低;一手完善制度建设,在农村、社区普遍设置城乡低保长期公示栏,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使之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同时,该市在焦作率先完成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城市、农村低保对象月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240元、120元。
为实现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便捷化、规范化,该市投资30万元完成医疗救助同步结算信息平台建设,录入14516名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优抚对象的基本信息,与全市14家医院同步结算对接,方便困难群众就近就医,目前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150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77.88万元,并为他们代缴当年新农合个人参保金36.55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为了提升五保供养水平,该市四措并举:重点对2所中心敬老院的房屋进行修缮,对10家乡镇敬老院的取暖、洗浴、医疗、健身等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大幅提高五保对象供养标准,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3000元、1500元,并为他们办理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通过入户调查,新纳入五保对象50名,并把31名农村散居孤儿纳入五保范围;对638名五保对象除了发放供养资金155.75万元外,还发放3个月的生活、物价补贴,使五保对象的生活水平与当地群众同步提高。
在爱心捐款方面,该市民政部门与团市委、妇联、工会、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民政牵头、部门协作、明确责任、分工包干、共同推进”的办法,深入厂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募捐,今年“爱心一日捐”活动共募得“爱心基金”130万元,比上年增加30万元,名列焦作市前列。
该市积极开展助医、助孤、助残、帮困等救助活动,目前共发放价值6万多元的“爱心物品”;从“爱心基金”中拿出12.85万元,协调企业出资5万元,救助66名大学生、93名高中生;对7名尿毒症重症患者和3名因意外事故造成特别困难的家庭进行救助,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针对今年春旱秋涝的严重自然灾害,该市为灾区群众发放18万元救灾款,帮助50户受灾和困难群众建成“温暖工程”房屋150间,对30余个生活临时困难家庭给予救助3万余元,缓解了灾民和困难群众的生活难、住房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