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冬 通讯员刘崇文)12月16日,记者在中站区许衡街道辖区看到,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现代化城市道路在产业集聚区内绵延,一个个建设项目的生产、施工紧张而有序进行,许衡公园、街景花园、特色文化街巷提升了城市品位,昔日的棚户区、破旧住房如今被一片片六七层楼群替代……据悉,5年来许衡街道发展迅速,财政收入2005年仅为500多万元,2011年预计突破8500万元,增长近17倍;工业产值5年前只有8000多万元,2011年预计超过20亿元。
200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我市西部建设工业集聚区,许衡街道作为集聚区建设的主战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此,该街道办事处从打好拆迁攻坚战、协调服务好基础设施建设、妥善搞好群众安置三个方面入手,为集聚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并积极打造服务品牌,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排忧解难。随着辖区“五纵四横”的道路框架基本建成,晋焦高速公路从集聚区中部穿过,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与政策保障形成合力,产生了化工、机械制造、耐火材料、食品加工等项目集聚的洼地效应。5年来,该街道办事处共引进和新上项目134个,总投资近140亿元,工业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集聚区的发展需要空间,该街道办事处也借此通过旧村改造、合村并点,将9个行政村调整为一个个大社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5年来,该街道办事处陆续协调征地8600余亩,拆迁群众953户4358人,达到17.15万平方米;安置群众679户3046人,安置住房1082套。今年11月19日,和美小区二期工程奠基。此项工程占地550亩,其中村民安置区71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同时配套建设广场、商场、停车场、幼儿园等公共设施,是具有超前理念和文化品位的宜居型新民居。
在此基础上,该街道办事处着力打造“工业重办、商贸强办、文化名办、生态靓办”,让群众尽享改革发展成果:从丰富文化内涵入手,通过物化活化文化资源、推进民俗村建设和文化产品开发,大力实施“文化名办”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仓储配送,规划建设了商贸物流园区、豫通物流园区和王封物流园区,高标准改造了金鸥市场,建成了东王封农贸市场;围绕建设北部后花园,在北部山区规划了衡苑生态公园工程,一期投资1.4亿元,即将开始建设。5年来,该街道办事处还不断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力度,积极为辖区待业人员提供技能、就业方面的服务,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23人;办理农村老龄人群补助3304人;做好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