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年作家温皓然的长篇小说
《凤鸣台》受推崇
2009年11月,70后女作家温皓然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凤鸣台》。该书一发表,便引起强烈轰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学校举办了朗诵会和演讲。
温皓然的长篇小说《凤鸣台》从老子悟道的东口村到隋朝净影慧远讲经说法的净影寺,作家的思想和笔触自由穿梭其间,几乎已达到妙笔生花的境界。由此也证明儒释道同源,此言不谬也。温皓然的小说语言非常简洁洒脱,品格清高,散发出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古典氛围,显然属于“倒退着进入历史”的另一类“另类”作家。这种语言风格,远承曹雪芹,近续鲁迅和张爱玲,成为当下的独具一格。
——《乔家大院》作者、著名作家朱秀海隆重推荐
《凤鸣台》中若隐若现的虚无与焦灼感,正是现代人无处安妥灵魂的彷徨与呐喊,而主人公灵魂“朝圣”的路,也具有启示意义,这条路不是指向远方,而是指向内心深处。因此,读《凤鸣台》时,即使没有佛缘,也会在灵魂深处虔敬地合掌称颂:“噶玛巴千诺”!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供职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卫东推荐
《凤鸣台》一书的故事发生地主要在焦作市温县的东口村,这里风景秀丽如画,充满了灵异之气。相传老子和孔子曾经在与凤鸣台相隔不到六里的相逢村相遇,缔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这是地方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完美结合。书中涌现大量的东口村村民勤劳朴实的言行和品德,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东口村村民为了东口村经济振兴所做出的一切,也是当代中国农村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温皓然的长篇小说《凤鸣台》,以其卓然不群的气质和风度,为建筑当代中国文化大厦添加了深厚的基石,是当代中国文学写作向纵深处拓展的有力尝试!
——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著名诗人张延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