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建章 张世伟
温县法院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源头上呼应群众声音,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突出人文关怀,形成了民意随时表达、民情快速反映、民生需求及时解决的工作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小案速处机制:案小事不小
今年6月,温县祥云镇饲养户段某放养的种鸡被李某家的狗咬死了8只。段某要求李某赔偿损失,但李某认为鸡飞到自己的地界被狗咬死,不予赔偿。为此,双方争执不下,矛盾开始激化。
主审法官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事发现场,耐心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经过法官近两个小时的努力,李某终于认识到了错误,赔偿段某100元钱。
群众利益无小事,桩桩件件大于天。在审判工作中,该院理清工作思路,坚持大案不放、小案不松,不以标的大小作为衡量案件重要性的标准,注重抓好涉及民生的离婚、赡养、扶养、小额借款纠纷等“小案”的审理执行,从小案抓起,促进司法公正,反映民生需求。
对于小案,该院立案庭、人民法庭在接待后,先行采取电话通知、他人捎信等便捷措施,及时通知被告到法院进行诉前调解;调解不成的,及时立案,快速审理;进入执行程序的,快速执行。对于涉及老弱病残的当事人,实行上门立案,上门调解、审理;对于部分赡养、扶养纠纷以及全部的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免缴诉讼费,对于确有困难的离婚、小额借款纠纷案件实行减、缓缴诉讼费。
此外,该院注重抓好每件小案的审理、执行质量,从审限的监督、文书的书写等,建立严格的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增强审判执行人员的“精品案”意识,促进全院审判质量的普遍提高。今年年初以来,该院共审理执行此类案件1240件,无一起上诉和发还改判案。
洞察小细节:小举措大文明
“这个小黑板真是太方便了,法官去哪儿了、啥时候回来,以及法官的联系方式,都清清楚楚;我们也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联系方式。”说起法庭门口挂的小黑板,家住北冷乡张庄村的刘老汉连声说好。
小细节关乎大成败,关乎群众的认同和法院形象的树立。针对基层法庭工作量大,当事人到法庭找不到法官的实际情况,该院实行了“便民小黑板”留言制度。当事人到法庭咨询,递交诉状、证据,恰逢法庭人员到院里开会或下乡开庭等情况,法庭通过在小黑板上留言,避免当事人盲目等待;群众如有纠纷或需要法律服务,在找不到法官的情况下,可将自己的姓名、事由及联系方式留下,方便法官事后联系。这不仅消除了当事人的焦急、烦躁情绪,而且也避免了群众跑冤枉路。
为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树立法院爱民、亲民的形象,该院制作专门版面,将接听电话、接访、执行公务等方面的规范用语进行公示,要求干警接听电话时态度温和,有礼有节;在接待当事人来访时,周到热情,以清茶接待,用微笑送行;调解纠纷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入情入理;在追查逃避的被执行人时,要求多联系申请人,落实被执行人的下落,想办法使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提示干警随时保持个人和办公场所卫生整洁,着装统一,做到“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和气,办事公道”。
裁判文书是法官司法能力的集中体现,为避免和减少瑕疵文书的出现,该院明确规定,审判人员在审查案件时要一丝不苟,精阅细研,防止发生漏洞;制作裁判文书语言要规范,字体要规范,不得出现错别字,审判人员一个裁判文书出现3处错别字,追究审判过错责任。在裁判文书印刷签发上实行“两校”制,经过书记员、审判员校对签字后,方可让庭长、主管院长审查、定稿、印刷。1月份以来,该院已对2名瑕疵文书的责任人追究了办案责任。
助力小型企业:服务大局促发展
针对温县辖区小五金、棉布鞋、防滑鞋、铁棍山药的生产与加工之类的小型企业多、占据市场份额大的情况,该院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关心、扶持该类企业生存和发展,促进其升级转型。
今年5月,该院建议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型企业融资的措施,提倡创新担保方式,鼓励联户担保、抱团担保等。为给企业创设良好的金融环境,该院还联合其他政法机关,严厉打击放高利贷、非法集资等犯罪,保护小型企业的合法权益。
对于买卖纠纷中拖欠小型企业货款、导致企业发展运营困难的案件,该院加大审理和执行力度,坚持快审快执;同时,对小型企业作为被告、确属资金困难且前景较好的,该院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依法灵活采取调解、执行和解等办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截至目前,该院共审理执行小型企业案件215件,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69件。
“从回到家乡创业接到的第一单生意起,王卫东法官可没少帮我忙。”公司已经初具规模的返乡创业大学生范有新激动地说。
近年来,为确保企业依法经营,规范运行,该院建立了法官定向、定期走访企业制度,主动为企业提供合同把关、法律咨询、风险提示等服务,举办《合同法》、《公司法》、《物权法》等专题培训,指导企业健全风险防控机制,降低经营风险。今年年初以来,该院共组织法官走访企业129次,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4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