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微博青年·青视觉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贫困女孩赵倩的义工之路
140字的中国:2011微博十大事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40字的中国:2011微博十大事件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编者按 3亿,是中国微博用户的最新统计数据。这一数字,与美国人口总数旗鼓相当。2011年临近尾声之际,本刊评选出今年的微博十大事件。这些事件,都遵从了一个规律:先是用户在微博上爆料,意见领袖们跟上来表态讨论,然后群众“围观”学习,最后民意或多或少影响决策和游戏规则。这说明,微博早就远远超越了传播手段或中性工具的范畴,而带有社会力量,甚至政治势力的属性。

  1.“七二三”动车事故

  年度热门话题是衡量社会热点事件的标准之一,过去一年带来最大震撼的莫过于“七二三”动车事故。从90后网友“羊圈圈羊”发出第一条求救微博、到线上线下的救援、微博寻人、追责,事故发生12小时后,微博上讨论量已经突破200万条,过去一年关于“七二三”动车事故的相关微博总数超过3.7亿,位居年度热门话题榜首。

  2.“功臣”郭美美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郭美美事件并不是一个二百五式的炫富女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国家信用破产的故事;从国家层面上来看,郭美美事件带来的国际负面影响令中国对国家形象苦心孤诣的打造大打折扣。

  郭美美其实是个“功臣”,她在微博秀出的是中国慈善体制困局最后一块用以蔽体的遮羞布。

  3.微博打拐潮

  一条看似偶然的微博,最终却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一个个会拍照、会发微博的普通网友,纷纷主动进入风暴中心。这场风暴,注定成为2011年中国人不能忽略的大事,注定成为载入微博史册的大事。这场风暴,就是微博打拐。

  4.李娜法网夺冠

  李娜的夺冠激起微博网友极大热情。夺冠后5分钟内,新浪微博网友发布的祝贺微博超过30万条,平均每秒发布1000条,李娜夺冠后也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分享喜悦,该条微博10分钟内转发超过5万次,刷新单条微博转发速度纪录。

  5.免费午餐

  2011年4月,邓飞与一群爱心人士共同发起了“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半年来,共募集捐款1700万元,惠及1万多小学生。

  邓飞利用他们所积累的经验与资源,完成了一个管理成本几乎为零的团队建设与流程设置,让捐赠人捐出的每一笔钱都化为孩子们手中看得见的午餐,在微博上得到回馈与精神报偿。

  6.乔布斯去世

  虽然发生在十一长假,但乔布斯去世却成为微博关注度最高的新闻事件之一,48小时内,新浪微博平台上与“乔布斯去世”相关的微博数量突破8000万条。其中,有35%的微博用户在所发布的微博中对乔布斯的去世表达了哀悼之情,更是有45%的用户所转发的微博跟乔布斯有关。

  7.日本地震

  日本9.0级地震引发大海啸,破坏空前。灾难发生时,在日网友用微博直播现场,震区内外网友利用微博平台发起寻人报平安活动。日本福岛县政府专门注册微博发布信息,科学松鼠会等志愿者微博释疑。在后续的福岛核泄漏事故讨论中,微博也成为了发布权威信息及辟谣的最佳平台。

  8.小悦悦引发拒绝冷漠反思

  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车碾压, 18个路人无一相救。最后,是一位拾垃圾的老人把她救起。该事件被曝光后引爆微博舆论,是什么让路人如此冷漠?新浪微博上,“微博小秘书”发布的“停止冷漠”的单条微博被转发了20多万次。小悦悦的死让更多国人开始审视自己的道德与良知。事后,由郎朗发起,伊能静、齐秦等多位明星支持的“随手拍真善美”活动,倡议网友随手拍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温馨美好,让世间一分分不为人知的爱由微博传递。

  9.罪与罚,药家鑫

  在全国950万考生走向高考考场这天,药家鑫走向了刑场。经最高法院核准被执行死刑,签字后被蒙面刑警押赴执行,至此,药家鑫一案谢幕。

  药家鑫,这个22岁的大学生,在长达近8个月时间成为受公众持续关注的人。他的生与死,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关乎公平与正义的代名词,更成为弱者释放愤怒的一个出口。

  药家鑫之死已经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在拷问社会正义及司法公正;公众的呐喊,无不是在为自己的未来争一个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环境。

  10.官场“围观”记

  今年6月,江苏溧阳市卫生局局长谢志强在自以为私密的微博上,与情人调情,相约开房,遭遇了数千网民热情专业的“围观”。虽然有许多“围观”者表态,不愿因为他人缺乏网络知识而无情嘲讽,但这种同情心抵不过好奇心,“微博开房”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多家媒体的头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认为,以前官员认为自己私下做什么事没人知道。现在,网络力量证明它就像探照灯一样能照到任何地方。这就为官员们敲响了警钟。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