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孙永伟
储 丹 郭 兵
还是那块地,经济效益却较以前翻了几番;
还是那片树林,却成为“林下经济”的“试验田”;
还是那些农民,从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直至精神风貌却有了鲜明的改变……
这是笔者在马村区演马街道采访时感受到的一系列喜人变化。
变化由何而来?该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宏伟一语道破天机:“在澎湃的工业化浪潮中,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乡,演马街道的农业基础地位没有变,发展农业的势头没有减,助农增收的步伐没有缓。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突破,按照‘做强特色产业、统筹乡村发展、打造新式农民’的发展思路,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轮驱动,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辖区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逐步走出一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的农村发展新路子。”
做足“特色”文章 发展新型农业
如何有效地做活“农”字文章,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该街道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最佳答案,以“林下种养”、“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为指引,在提升品质、提高效益的同时,不断拓展野猪饲养、獭兔饲养、土鸡饲养等特色饲养规模,扩大晚秋黄梨、薄皮核桃、优质林果等高效农作物面积。目前,该街道共发展林果种植2600亩,建成特色饲养基地3个,肉牛、奶牛饲养小区1个,生猪饲养基地109个,特色农业占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明显增加。
丰富的农产品要想形成“真金白银”,必须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为此,该街道从引导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协会)入手,努力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在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截至目前,该街道共组建专业合作社(协会)12家,协会会员达到138个,带动328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野猪、獭兔、土鸡、晚秋黄梨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已成为该街道农民增收的“金疙瘩”,特色农业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富足的生活,更带来了幸福和欢乐。
契合农村实际 建设新型农村
生活设施完备、各项工作并进的文明新村,产业特色鲜明、群众生活富裕的产业强村……走进演马街道,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让人眼前一亮。
新的形势下,该街道审时度势,将新农村建设放在全新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总领,紧紧把握南水北调过境和压煤村搬迁的有利时机,以科学规划为前提,结合各村实际,按照“统筹发展、整体推进,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工作方针,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在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该街道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全面加快农村道路、环境、照明、水利等硬件设施建设,实施饮水工程、旱厕改造、沼气池建设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有效改善了辖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该街道共计投入8000万元,实施了亮马新村建设项目,新建房屋11.9万平方米,硬化道路6.5公里,实施绿化500平方米,敷设排水管网4公里,实施饮水工程2处,解决了3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该街道结合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按照“因村制宜、一村一品”的原则,为新型农村建设赋予特色和“灵魂”。目前,该街道涌现出“特色产业村”、“乡风文明村”、“环境宜居村”、“民主法制村”等新型农村6个,群众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立足素质提升 培育新型农民
仓廪实而知礼节。富了口袋的农民,更想要的是“富”脑袋。
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守法制、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该街道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三步走”的战略,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第一步,建立新型农民培训体系。该街道依托基层党校、农民夜校、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等机构,通过健全教育培训师资、教材、信息等共享机制,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了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街道共开展各类培训52场次,培训人员累计达8600人次,涌现各类乡土人才210人。第二步,营造农村文化氛围。该街道建立了以街道文化站为龙头、村级文化中心和农民剧团为主线,横到边、纵到底的三级文化网络,做到了阵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活动经常化,浓郁的文化氛围让演马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了讲文明、知荣辱、守礼仪的新风尚。眼下,该街道已建成东方艺术团、太行艺术研究院等文艺团体5个,共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28场次。第三步,实施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工程。该街道通过组织开展“创建文明村庄”、“文明新风进万家”、“道德进村户、文明育新人”、“五好家庭评选”等主题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 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公德意识和诚信意识,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在街道形成了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以前俺也没啥本事,闲下来的时候除了闲聊胡侃就是打牌赌博。现在,俺和大伙儿一样掌握了致富技能,在赚钱养家之余看看书、下下棋,生活充实多了。”该街道高寨村村民毕志军的一番话不仅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更是对现今演马街道广大农民生活的客观反映。
链 接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九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夯实城乡共同繁荣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