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当驻村民警将大米、油等慰问品递过来时,他努力将上身提起,向左倾斜,想抬高右臂——孟州市会昌街道西何庄村五保户杨福兴,这个因神经肌肉萎缩而严重偏瘫的男子,尽管使出全身力气,依然无法伸出右手。末了,他不好意思地一笑,说:“谢谢!先放这儿吧!”
“大叔,快过年了,你看还缺啥,只管说一声。”孟州市公安局会昌派出所西何庄警务室民警刘树坛说着,将慰问品提进一间2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2010年3月,自刘树坛在西何庄驻村以来,逢年过节都会带着慰问品到一些困难群众家里坐坐,杨福兴更是他牵挂的对象。“组织上号召民警体察民情,遇到困难群众要伸手帮一把。福兴作为特困群众,我们更应该让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去年12月28日上午,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刘树坛再次前去看望杨福兴。
20年前,刚上初二的杨福兴因神经肌肉萎缩不得不辍学在家。父母四处筹钱为其看病,家里一贫如洗。随着父母去世和姐姐、哥哥陆续成家,不愿拖累姊妹的杨福兴一个人在老宅院独居,靠钉鞋养活自己。1998年,杨福兴病情加重,连走路都要扶着东西才行,生活上更离不开侄儿们的关照了。“后来,俺这俩腿完全不会走了。”带着一顶黑毡帽、穿着一件黄褐色棉袄的杨福兴瘫坐在一个四角安装了轴承的平板上,在一间平房门口诉说着自己的痛苦往事。2005年以来,他双腿已无法伸展,双臂不能抬起,每天只能坐在平板上靠手在地上划拉移动自己。
“那年,福兴家的老房子成了危房,村里为他找了一间平房安身。”会昌街道西何庄村党支部书记梁靖永说。2005年,西何庄村出资为杨福兴办理了新农合手续,让他看病无忧;2009年3月,刘树坛驻村后将其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时常嘘寒问暖;2010年,村里为其申请办理了五保户手续,让其有了生活保障……“目前,俺村除杨福兴外,还有11个低保户,他们每月都能拿到国家发的生活补贴。福兴是五保户,每月还有100元的生活补助。”梁靖永说。
如果说患病20年来让杨福兴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那么来自村里、民警和社会的各种关爱则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去年5月的一天,他患了胆结石病,恰巧刘树坛上门探望,与村民一起将其送往医院治疗。
“刘呀!别拾掇了,等中午俺侄儿来做饭时再弄,你赶紧忙去吧!”看到刘树坛提着慰问品进屋,虽然不能伸手相谢,但杨福兴的眼里闪着感激的泪花,转而对记者说,“这民警,通好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