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1 寄语2012】
许伟涛
曾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自己的青春不是任何人的青春,自己的生活也不是任何人的生活。回首2011年的青春足迹,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诸如大学生自强之星、青年技能大赛获奖者、青年农民合作社之星、十大杰出青年等诸多优秀青年,感受着一群群年轻人凭着锐气尽情地奋斗,开创一片天地,取得了各自的成功。
年末是个盘点的季节。我们今天的盘点,就是以青春的名义盘点部分优秀青年的收获,寄语我们身边正在青春着或者不再青春的人。
正如,对镜观瞻,从来都是直面而非回头;镜前顾影,发现并弥补缺陷,然后出门,从容上路。
大学生自强之星
谢跃辉:服务即是幸福
本报记者 许伟涛 见习记者 张 璐
他的世界一直就是朦胧一片,右眼先天失明,左眼视力只有0.1。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努力去帮助比他更需要帮助的人。他就是身残志坚的焦作师专青年志愿者谢跃辉。他说,服务他人就是幸福。
他为孤残及贫困家庭患儿义务演出,组织“情系西南”大型募捐义演活动,参与焦作市黄金周旅游志愿者服务活动。2010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在团山阳区委的协助下,他参加了山阳区光亚学校进行慰问演出和支教志愿活动,受到市委书记路国贤的亲切接见。
他荣获2010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2010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11年度河南省三好学生、2011年度优秀共青团员。
展望2012:他希望广大青年朋友携手同行,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承担起无愧于社会、人民所赋予的青春使命。
青年技能大赛获奖者
朱霞:扮靓别人 开心自己
本报记者 詹长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尚化妆培训学校负责人之一、我市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美容美发组获奖者朱霞是一个教别人如何变美丽的人。
她从小就喜欢化妆,每天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的,更希望帮助别人变得美丽。
有怎样的想法,就会有怎样的行动。19岁高中毕业后,她选择了上化妆专业学校,后在我市影楼从事化妆行业。她说,看着一个个女生在自己的巧手下变得漂亮,十分开心。
她上北京、下广州、去上海遍访名师,参加多次培训,化妆技术日渐娴熟,名气也开始在我市化妆界渐渐响亮起来。
2011年上半年,她和从事化妆的朋友崔君、刘海明创办了爱尚化妆培训学校。目前,学校有专职培训老师4人,累计培训学员200多人次。
展望2012:她和她的合作伙伴想再开一家化妆学校分校,让更多的人漂亮起来。
青年农民合作社之星
郭昕明:耕耘新希望
本报记者 詹长松
“今年梨园虽然夏季遭受了风灾,年底农副产品价格有些偏低,但由于我们采用了新的种植管理技术,产量大幅提高,总的来说收入还差不多增长了近30%。”武陟县沙澧特晚秋黄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昕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这个合作社位于武陟县大虹桥乡大官庄村,采用先进的“合作社+基地+农户+标准化”模式,几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最初的4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亩,成立了党支部和团支部,现有党员11人、团员17人。
2011年合作社总收入300多万元,又有20多户农户加入,且又刚刚流转成功了500多亩土地。郭昕明也是好事不断,当选焦作市青年商会常务理事,还当选了河南省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副会长。
展望2012:他志得意满:“我们要在合作社这1000多亩土地上,继续大力发展沙澧特晚秋黄梨的种植和培育,研发果品深加工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争取把合作社做到武陟一流、焦作前列!”
市十大杰出青年
柴照林:忠诚履行使命
本报记者 许伟涛 见习记者 张 璐
作为驻焦某部的当代军人,柴照林心里装着这样的话:“感受到焦作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爱,让焦作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今后他将立足本职,忠诚履行使命,用饱满的热情和优异的成绩回报全市人民。
他入伍13年来,先后9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和优秀士官,多次被各级表彰为优秀基层带兵人、优秀思想工作骨干和优秀共产党员,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和三等功各1次。他不仅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本领,并为部队培养了多名训练尖子,当班长8年来,所带的兵有2人考上了军校、13人担任骨干、5人立功、15人入党,培养出技术能手18人,25人转改士官。2010年他被评为感动驻焦某部十佳人物。
展望2012:他希望不断提升业务知识,出点科技成果。目前,他正在研发一套新的训练装备系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早点使科技成果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