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为焦作这座城市广告
敦煌之感悟
诗四首
捉 蝎 子
所谓“纳谏”
韩达长篇小说《菩提树》近日出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柏榕 / 经典之美
敦煌之感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敦煌之地,洪荒无垠,飞沙走石,水贵如金,人烟稀罕,动物难生,无度可量,美在何方?然非造化之功,无月牙泉瑰丽之奇迹;非神人千年偶合之际遇,焉得莫高窟举世之盛名。众人游敦煌,留真言:破烂一堆。呜呼!秀骨清像,仙风舞袖,去尽人间烟火,世间绝无仅有之精品也。识美者终生难睹,故能识之者鲜而又鲜。

  余观敦煌图片,深感震撼。由此感悟凡美之境界,以识之者众寡可三类之:俗美、雅美、绝美。

  其一,通俗之美。杏花满树、姹紫嫣红、尽态极妍、金碧辉煌者,不论天然人为,悉为众人所钟爱,故流于凡俗观念之中。此乃繁华富丽之美也。为此美者众,识此美者众。可谓“繁美”、“俗美”。穷人初富,小资弄文,手勤眼低,凡事必求俗态俗貌之极致,以繁为主,当简则繁,当繁则简,重表轻里,美失其度。此乃美之初境。眼下动辄搞大制作、大场面、大部头,造声势耍情调者,为赋新诗强说愁者,皆为此美潮流之写照实录。

  其二,为简练返朴之美。绿柳才黄,草色遥无,孤松立雪,独竹迎风,夏塘数荷,其美以简驭繁,繁简得当,不求外观之大、之丽、之壮,呈淡然之态、平常之貌,但炫富示美深敛于内,细节处见真实,关键处显功力。众人遇之,非细心洞察者,必误之。所谓三代为宦始知穿衣吃饭,即洗尽铅华虚表留下纯真实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识此美者几人乎?此美“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繁简、抑扬、形神皆合雅度,唯方家学者留恋于此,可谓“简美”、“雅美”。中国传统美学多可归此类。雅出之于俗而高于俗,能为能识之者,百人无几,趋之者多为附雅。众人附雅,不解真意,取其皮毛,固守成规,复使雅坠而归俗。故求雅之道,贵在求简求深求新,简在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深在不拘窠臼,立意高远;新在变换不断,与时共进,如此方可使雅不失新奇之魅力。

  其三,为造化偶得之绝美。此美脱繁简之定式,繁可达极,至满无溢,简可近无,无踪无迹。其智似妖变,愚似无窍;其形显而意隐,意现而形消。似有似无,飘忽不定;难琢难摸,无边无痕,即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白若辱,大方无隅”之境界,可谓“绝美”、“大美”。此美为造化之功,百年不遇,千年偶得,难求难遇。然大美与无美,一字之差,天壤之别,非雅中之雅者不能识之。

  夫意在为美,不论雅俗,皆刻意之美;无意为美,遂成天然之美;天然之美,能超世脱俗,破规越矩,以非美而成美者,乃绝世之大美。大美之境,识之者寡;旷世之才,识之者更寡。白香山曰: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故旷世奇才,譬如孔丘、老聃、释迦、耶稣、马恩,虽千年一现,耀如日月,但世人能真识之奇伟者有几何!

  以上所言,不知同识者何人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