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张晶晶
她是留守儿童的好姐姐, 群众的好闺女,村干部的好助手,提起孟州市会昌街道办事处中曹村的大学生“村官”李小慧,人们纷纷都跷起大拇指:这个闺女不错,她确实是个“三好村官”。
冬至一大早,小慧就买了肉和韭菜来到了小凯和小欣的家中,一进门两个孩子就高兴地把她围了起来,“吃饺子喽,吃饺子喽”。王老奶奶看到孩子的高兴劲儿流下了眼泪。王老奶奶告诉记者,小凯和小欣的父亲很早就在外打工身亡,母亲智障,年幼的姐妹俩跟随80多岁的老奶奶生活,生活十分困难。小慧知道后,毅然决定做小凯、小欣的代理家长。小慧细心照料着两个孩子,给她们买文具、辅导她们学习、教她们洗衣做饭,给她们过生日、教她们唱歌跳舞,教会她们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其实,自从小慧来到这个村之后,许多留守儿童才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觉。她发动教师、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定时、定点、定人有序开展。 同时,在她的积极争取下,村委会专门提供了一个比较大的活动场所——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用于周六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周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每个周日,“亲情通话”已经成为村里的“风景”——在活动中心里,孩子们分组排着队,一个接一个与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说上几句心里话,诉说着思念与企盼,汇报着成长与进步。
在日常的接触中,小慧发现村民文化生活匮乏,村民在农忙之余无事可做,于是,她决心以文化大院建设作为突破口,改善村里的精神文化风貌。每天她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顾不上疲惫,来到村里的文化大院带领村民进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她自编自导自演村民身边的故事,宣传身边好人好事,丰富娱乐生活,带动妇女创富积极性。同时外请舞蹈老师,教授老年秧歌等,让村民们真正感受到“有所学、有所为、有所乐”,提起小慧,很多村民都称赞说:“她是我们村的好闺女,她一来,我们村里变得有活力了,日子也越来越乐呵了!”
任职以来,小慧紧紧抓住帮扶农户科技致富工程这个契机,认真考察,确定帮扶对象,从协调资金、考察市场、技术指导、提供信息等方面跟踪服务,深入帮扶农户,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现状。把每个帮扶户在项目上需要什么、遇到什么困难、项目动态等都一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上,晚上她就分门别类地梳理问题、搜集资料,第二天再将科技信息送到帮扶户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帮扶下,村民们的收入大幅提高,受到群众和村干部的一致认可。同时,小慧作为中曹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积极协助搞好村内党建工作,为村级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出谋划策,搞好档案管理和远程教育等工作。在她的努力下,村子发展了,村子和谐了,村民笑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的努力与坚持领导看在眼里,同事挂在嘴边,群众记在心上,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三好村官”,孟州市会昌办事处授予她“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这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她付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