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姜昆《纠结》更让人纠结
【事件】春晚临近,谁上春晚成了娱乐圈关注的话题。特别让人关注的是,知情人士透露,此前一直被看好的姜昆的节目《纠结》,如今已经被拿下。原因是2012年姜昆与老搭档戴志诚提交的作品《纠结》,讽刺地传达了2011年出现的多个社会问题,诸如地沟油、老太太摔倒了路人不敢扶等,表现了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纠结心态,题材尖锐,与春晚欢乐祥和的氛围不符,所以被淘汰。
【观点】当今社会是一个“多事之秋”,很多社会矛盾尖锐而突出,但由于涉嫌敏感,文艺作品根本不敢涉及,即使略有涉及也是隔靴搔痒,不敢触及核心问题。这是文艺界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更悲哀的是,有人竟想文过饰非,就有政协委员“告诫”农民工委员,敏感问题不要提,文艺界也是如此。众所周知,讽刺是相声、小品的生命,现实是越来越多的相声、小品在远离讽刺或在弱化讽刺,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敢于讽刺社会问题的《纠结》,竟被以不和谐的名义毙掉。笔者试问,毙掉了《纠结》,地沟油、不敢扶等社会问题就不存在了吗?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东方网》
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应尊重民意
【事件】教师的绩效工资分基础性、奖励性两部分。按规定,奖励性的30%则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自行议定分配方案发放。这30%的发放,如何做到公平合理,使之真正发挥其激励教师努力工作的作用,有关主管部门不可不慎。
【观点】较多的教师认为,奖励性的绩效工资分配,应以教师为本,以一线教师为重,让教师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分配的差距不宜拉得太大。特别是要尊重民意,阳光发放。学校领导应以学校全局为重,分配的方案要让大多数教师满意。教育主管部门最好能定出分配细则,加强监督,避免基层领导腐败。 ——《南方日报》
“最美妈妈”可以把奖金留给自己
【事件】近日,被誉为“最美妈妈”的杭州女工吴菊萍再次成为新闻焦点。但这次与半年前反差巨大,“最美”光环成为负累,有人甚至认为她“有私心”。原因是吴菊萍所在公司因为她的“美丽出手”,年终奖励她20万元,但她并未如一些人所期望的“把这笔钱捐出去”,而是准备留着自己用。
【观点】应当承认,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最美”,需要英雄,需要无私奉献,但更应该允许正常人有正常的想法。原本正常的一个道德行为或想法,一旦过度夸大,有时效果会适得其反。把“爱惜生命”、“救人于危难之时”视为正常人的正常行为,不与“英雄壮举”画等号,群起而效之,这个社会的道德就会向前一大步。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