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光远)连日来,我市畜牧系统紧紧围绕春节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了生鲜乳、瘦肉精、饲料、兽药和鲜肉质量安全整治行动。
落实监管措施,强化源头监管。该局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全面落实“五个一”宣传的基础上,修武、武陟、温县等县市区还采取发送飞信的方式,定期向监管对象发送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提醒其规范生产、守法经营。二是加大日常排查力度。以畜禽饲养环节非法使用违禁药物、滥用抗生素、喂食泔水、出售病死畜禽等行为为重点,集中时段、集中力量排查质量安全隐患,目前正组织开展第二轮瘦肉精清缴活动。三是规范检疫出证程序,严把“三个关口”。对出栏、出境、屠宰的牲畜,严格按照瘦肉精监测与检疫监管同步的要求,做到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三种检测卡按比例同时检测,有效防止不安全活畜流出产地进入屠宰环节、产品流入市场。
强化监督监测,评估监管形势。该局结合春节前牲畜出栏集中、上市畜产品消费量大的特点,组织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以生猪及肉鸡屠宰厂、生鲜乳收购站及市场肉品为重点,开展畜产品中违禁物质(瘦肉精、三聚氰胺)和兽药残留(磺胺、喹诺酮类)的监测,截至1月13日,共抽检生猪尿样367份、猪肉34份、生鲜乳19份、鸡肉10份、鸡肝10份,均未检出违禁药物。
强化督导暗访,落实监管措施。该局继续沿用去年分片包干、定点督导的方式,组织四个督导组,坚持每周对各县市区排查及监测工作开展,牲畜出栏、出境、屠宰瘦肉精监测与检疫监管同步制度落实,饲养场户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监管措施执行情况进行重点督导,每周五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促进了各项监管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强化信息沟通,作好应急处置。针对春节期间畜产品消费集中的特点,为有效防范突发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市、县两级畜牧部门均建立值班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加强部门协调,建立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对发现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瘦肉精等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快速反应、有效处置,把问题苗头控制在基层、控制在当地,有效防范系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