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对年的理解总是和吃穿玩联系在一起,根本就不知道年是个啥意思。那时候家住乡下,和很多农村地区过年的流程一样,感觉除了一年比一年吃得好了、穿得好了,还都是老一套。这样的年过得多了,自然也就让我生出几分厌烦来。
当时姥姥家在城市,但我一次也没在外过过年,姐姐和妹妹都在城里过过,而我也想在城里过次不同的年,可每次一提出要求,都被父亲毫不犹豫地给否决了,说我一定要在家过年。即使我在城里过寒假,想赖着不走,可每到腊月二十七八,不是姥姥派人送我回去,就是父亲过来接。可以说,在我18岁之前过得都是一成不变的年。
18岁那年我去城里工作,工作的第一个春节,我是在除夕中午才坐上火车,最后到家已经是下午四多点了。站在村口,望着到处一片片红、一股股年味,心里还是和往常一样,丝毫没有兴奋的感觉。
离家不远时,我突然愣住了,老家那边讲究的是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封门的,所有人家都贴满了红艳艳的对联、福字,唯独我家的门窗上却还是光秃秃的,一点鲜亮没有。正纳闷,忽然听见小妹大声地叫着,俺哥回来了!我看见父亲拿着浆糊、对联迎出来,笑眯眯地朝我喊:“快进屋,就等你回家过年了!”便在我的身后开始贴起对联来,紧接着,鞭炮也响了起来。
我这才明白,家里没贴对联,是怕把我封在家外,硬是等到我回来才开始封门的。而屋内桌子上早已摆满了盘盘碗碗,那是本该在中午吃的年宴,因为不知我啥时候回来,家人就一直从中午等到现在……
等我过年,顿时眼睛有些湿润,从那一刻起,我才真正体会到年的滋味。其实,它不在乎是啥形式,就是为了一个全家人团圆在一起。多年来为什么我就要在家过年的那个结一下子也打开了,原来让我在家过年不是父亲的偏心和固执,而是延续着过年团圆的习俗,这传统对于男孩子来说,它的意义更大、更深邃。
这以后的每一次春节,不管怎样,我都要和家人一起过,那些习俗同样也没改变。在我看来,团圆就是年永恒的主题,只要大家能在一起,那年就一定是快乐祥和的。等你回家过年,永远都是所有父母过年时对儿女最大的期盼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