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将在京开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奇瑞汽车焦作发动机生产基地项目开工
敬老院里:幸福像花儿一样
温室大棚:玫瑰花开映笑脸
图片新闻
小额担保贷款 四两拨千斤
修武严查节后松弛症
东方红广场人防工程本月中旬开工
新年 新春 新天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室大棚:玫瑰花开映笑脸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陈作华

  离黄河不远的武陟县北郭乡西余会村,60多座新型温室大棚如白色厂房般整齐排列开来,而其中半数以上的大棚里,种植着一种娇艳而浪漫的花卉——玫瑰。

  春节期间,记者获悉一个生来就没有双手和双脚的重度残疾人索罗森也承包了这样一座大棚,惊愕之余,想实地看看他是怎么种植和经营这种娇艳之花的。

  1月30日,记者跟随索罗森来到他的玫瑰花棚。他今年39岁,是北郭乡索余会村人。虽说是重度残疾,可他自强不息,地里、家里的活大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是十里八村公认的“能人”。

  但养花弄草这类事,索罗森却没干过。别说以前没有种过玫瑰,就是碰都没碰过这种浪漫的东西——因为他连赠送或被赠送玫瑰花的经历都没有。然而去年8月,他来到距本村2公里远的西余会村承包大棚种植玫瑰。半年过去了,他说在这30多座玫瑰大棚里,数他的花儿长得好、卖得多。

  记者钻进100多米长的大棚,竟因雾气一眼看不到头。索罗森说,这里的大棚都是统一规格的,每座大棚占地4亩,棚内净面积1.7亩。为取得较好的保温效果,大棚北墙基座厚达5米,墙体上部也有3米多厚。

  为了侍弄这些花儿,索罗森半年里瘦了近5公斤。由于经验不足,他去年8月种下1.2万株花苗,只成活了7000多株。为了掌握种植技术,他除了频繁向技术员请教外,自己连续一个多月住在大棚里,日夜观察花卉生长情况,摸索种植规律。

  去年秋季天下连阴雨,多个大棚墙体倒塌。别人不在乎,但两腿装着假肢的索罗森却没黑没白地清理土方,坍塌轻的地方自己补,倒塌严重的地方请人重新砌墙,用一个多月时间把大棚的多处倒塌墙体全部补好。

  花儿朵朵,薄雾如纱,大棚内别有一番景象。索罗森却抱怨说,大棚里的雾气对花儿生长非常不利,因为在雾气中玫瑰枝叶容易感染灰霉病。他盼望天天都是大晴天,阳光充足时雾气就会消散,棚内温度可达30℃,而冬季阴天时棚内温度只有8℃左右。他说,玫瑰花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5℃,温度高于35℃、低于15℃都不利于玫瑰生长。

  剪枝、打药、施肥、浇水,索罗森不敢有半点懈怠。就打药来说,他摸索出规律,不仅药液浓度要配比准确,而且要注意墒情,墒情大了不能打,要在连续几个大晴天的情况下利用正午阳光最强时机打药。

  应当说,索罗森初次种植玫瑰开局并不顺利。去年秋季因为连续阴雨、光照不足,本来60天就能上市的玫瑰,出花期却拖后到120天,且开花率不高,即使长出的花蕾也有近2000枝因霉菌病而坏掉。但由于他好学习、勤管理,玫瑰生长逐步稳定,春节前已卖了3000多枝。

  “要不是因为女儿在农历腊月里生病耽误,还能多卖些。”索罗森说,“近期要加强管理,争取今年情人节来个开门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