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 楠 张 蕊
在我市工业战线上有一位名将。他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勇于冲锋在我市工业发展第一线,被企业家们形象地赞誉为工业强市的“急先锋”。
他,就是市发改委工业科科长杨波。
“在我市工业战线上,杨波事事冲在最前线,他可是我们公务员的好榜样。”市发改委主任陈湘向记者介绍杨波时赞许地说。
冲锋在全市工业发展第一线
作为焦作市工业发展的“参谋部”和“作战部”,市发改委工业科承担着全市工业战略规划发展、重大工业项目建设、重大产业转移和央企合作、自主创新平台创建、政策性资金争取、重大工业产业规划布局、工业项目核准备案和服务企业等多项重要工作。
如果说工业发展如同大海行舟,那么杨波就是描绘航海线路草图的第一人。长期以来,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市委、市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思路。作为主要成员,他参与编制了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经过对全市工业的深入调研,结合产业经济分析理论,起草了《焦作市工业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发展规划》,第一次提出煤盐联合化工等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和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新兴产业的概念,明确了我市工业十大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途径和规划目标,其成为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基本战略主要内容之一;2005年以来,乘着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他首先提出了大力发展我市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建议,并起草完成了《焦作市政府关于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意见》,为我市争取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制造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他撰写的《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再造工业发展新优势》、《正确认识工业化阶段,科学规划焦作工业发展》等文章客观分析了我市工业发展阶段,在我市被国务院列为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规划中,均起到了关键作用。据统计,近年来,他共计起草了26项工业专项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
企业的事是家事
“企业的事如同家里的事,企业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能帮企业做点事是我最开心的事。”在杨波投身于我市工业战线的12年间,他始终将企业发展放在内心最重要的位置。
栉风沐雨服务企业,在我市工业战线上,杨波亲手将一批“丑小鸭”变成了“小天鹅”。河南裕华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2007年,裕华公司还是一家乡镇小企业。“小”,不仅仅体现在规模上,更在于决策意识上的“窄”及发展眼光上的“浅”。“其实,裕华公司的产品本身很有特色,假设这几年不能借助国家产业政策的东风,发展速度一定不会这么快。”回想起当年的裕华光伏,杨波感叹不已。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波发现该企业生产的超白玻璃符合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支持重点和方向,主动向该企业负责人提出了申报国家资金支持的建议。由于企业没有申报经验,又缺乏专门跑项目的团队,申报材料无从下手。紧要关头,杨波亲自挂帅,不分昼夜地为企业整理申报材料。从项目的工艺技术路线到国内外市场分析,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到答辩幻灯片制作,都经他一手完成。好事多磨,在公司参加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答辩时又遇到了“良将”难觅的窘境。救场如救火,杨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学校时,身为学生会社团部长的杨波就是位“比赛型”选手,从不怯场。情急之下,他临时以裕华公司副总经理的身份完成了“拼刺刀式”的激烈答辩,最终使裕华公司获得了当年国家项目资金支持。接下来的两年间,杨波接连帮助裕华公司无偿争取到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和工业国债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并由此带动了全市光伏产业的大发展。
几年来,杨波为风神轮胎、焦作万方、健康元、思可达、昊华宇航、中轴集团、焦作制动器、卓立烫印、江河纸业等企业争取的国家、省政策性资金高达1.6亿元。
知识更新与时俱进
古人言:“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为使自身的知识储备能胜任本职岗位,杨波坚持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学习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还利用项目洽谈、走访企业等多种机会,主动向企业家学习。刚到市发改委时,他就利用所学的财务会计和计算机知识开发了《新建工业项目投资评价系统》软件,并为上百个工业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回报分析。2004年,他以全科优秀的成绩一次性通过了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成为全市第一个注册咨询工程师。由此,他作为我市项目投资专业人才入选了焦作项目专家库,并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工业项目评审和评估。从沈阳工学院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杨波又先后在河南财经学院、武汉大学学习,获得了管理学学士学位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通过自学,杨波还获得了经济师、电气工程师等工业经济领域的相关执业资格。
12年来,“五加二”、“白加黑”是杨波生活和工作的常态。许多次,他都因在外地跑项目而无暇照顾因心肌梗塞被送进医院的母亲和因患帕金森症长年需要儿女照料的父亲。去年夏天,他因突发髋关节积液不得不住进医院。病床上,他忘记了医生的叮嘱,念念不忘的仍是手头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输液,使同事们无不感动。
刚刚过去的春节,杨波仍然冲锋在前,和市发改委的同志们一道又提前上班,研究起草《焦作市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实施方案》和全市“两会”《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在焦作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杨波是永在拼搏的急先锋。
(杨波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