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学典
本报通讯员 殷小晴 拜 迎
在发展空间日益狭窄、寸土寸金的解放区,工业转型迫在眉睫。
怎样优化第二产业,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拉长工业短腿,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解放区委书记郑秋红一语破的:“埋头苦干不张扬,真抓实干不浮躁。用科技拉动工业短腿,使之成为转方式促发展的核心动力。”
事实证明,是科技创新让解放区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2011年,解放区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67亿元,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去年11月,从国家科技部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解放区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两项国家级荣誉。
近年来,随着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解放区逐步形成了以华飞电子、同兴计时为代表的光电及电子信息产业;以康达奶业、科霖达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千年冷冻、三泰机械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以免疫试剂、联盟卫材为代表的医药卫生业等一批支撑作用强、科技含量高、低污染、经济效益好的科技产业集群。目前,该区科技型企业达到65家。
解放区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区委、区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的实施。近年来,解放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的意见》、《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2009年4月,该区公开招考14名硕士研究生,其中9名直接到9个街道办事处任科技副主任,解决了科技部门以及基层高级人才缺乏的问题。
解放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每年都将科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科技投入连年增加。据该区副区长王静锋介绍,2009年,解放区科技经费支出487万元、2010年为586万元、2011年达到690万元,连续3年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1.6%,高出国家法定标准3个百分点。该区还积极鼓励企业提高技术研发经费,引导企业采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均达到10%。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代表的华飞电子,3年的研发总额达1831万元,2011年高新技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047万元;以新能源及节能技术为代表的千年冷冻年研发费用449万元,目前拥有8项实用新型专利,2011年高新技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660万元。
随着投资3000万元的同兴计时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亿支日本高级PC机芯电机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投资1亿元的修正联盟年产10亿片药贴膏生产线建成投产,解放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省磁性材料精密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机构为辖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解放区逐步扩展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引进技术力量,扶持企业培育品牌。截至去年年底,该区拥有千年冷冻、瑞塞尔、铁路电缆、制动器、华飞电子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6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5家市级科技企业、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近两年来,该区企业开发新产品27项,其中14项通过了省级技术成果鉴定;企业获得省、市级各类科技项目15项;争取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其中瑞塞尔公司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级偏航制动器研发项目获上级资金支持300万元、鸽迪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3万吨新型复合耐火浇注料块项目获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专项资金支持400万元,这也是我省近几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最大一笔支持资金。
政府如何当好企业科技创新的“红娘”?解放区委副书记、区长原永宏说:“产学研联动,企业创新力度必然加大。近年来,解放区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化工、机电、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成果发布、专家咨询、校企互访、成果转化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和项目牵线搭桥、促成联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该区已有40多家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2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近年来共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0余项。通过产学研合作,该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0项,多家企业与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该区还积极鼓励现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上市融资等形式做大做强。目前,康达奶业、联盟卫材、振德窑业3家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28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