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金桂香 通讯员贾颍灏)记者14日从市政府公物仓服务大厅获悉,1月份,由我市政府公物仓管理中心集中处置的市属6家事业单位的报废资产,经过为期数天的网络动态报价,所有标的全部成交,12位竞买人累计报价250次,总成交价93700元,高出起始价41000元,平均溢价率达74%,单笔溢价率达269%。
网络动态报价是我市探索对传统拍卖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互联网可实现跨区域在线无障碍交易,竞买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参与,并使过去的“面对面”竞价变为“背对背”竞价,使竞争更加充分,从而有效规避了传统拍卖中较难控制的围、串标现象,使我市的资产处置工作更透明、更富有效率、更节省成本。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更新医疗设备的频率不断加快,淘汰下来的医疗器械使原本用房就紧张的医院更显得“蜗居”。以往处理这些“破烂”,成了医院领导一件头痛的事儿。而如今财政设立了政府公物仓服务大厅,专门服务行政事业单位处置闲置、报废资产,医院等事业单位再也不用为这些“破烂”找出路发愁了。
去年12月底,市属4家医院的负责人拿着500多台(套)原价值800多万元的报废医疗设备清单,风风火火地赶到市财政局政府公物仓服务大厅,申请紧急处置。其中一家远离市区的医院负责人更是着急:“如能找到不向我们要搬运费的买家,我们就谢天谢地了。” 他哪里知道这些让他发愁的“破烂”,到了公物仓就被当成了“宝贝”。
当公物仓工作人员认认真真审核了清单,提出“委托评估,进场交易,收入上缴财政专户”的意见后,他喜出望外,对政府公物仓同志认真负责的精神感到钦佩。
刚过2012年元旦,公物仓的同志就带着评估人员一头扎进了这4家医院的废品仓库,对照报废清单一件一件地核实,拿着照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照,随后“评估结果”、“媒体公告”、“交易方式”和“成交价格”等情况,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向4家医院的负责人作了汇报。
由于信息披露充分,这次基于互联网的动态报价,吸引了北京等外地客商,经过为期数天的竞价,这4家医院的所有标的全部成交,12位竞买人累计报价183次,总成交价54300元,高出底价27500元,平均溢价率达102.61%,单笔溢价率最高达269%。市人民医院的领导说:“政府公物仓了不起,让我们认为原本不值钱的东西变成了数万元的收入,给闲置、报废资产找出路也是增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