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通过观摩找差距 增强危机感紧迫感
通过观摩明方向 抓好产业集聚重点
通过观摩提信心 创造更好发展环境
产销假药企业一律取消“驾照”
敬告读者
依法开展监督 注重提高实效
助推转型升级 共建活力焦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依法开展监督 注重提高实效
—— 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综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通讯员 翟立军 刘 静

  本报记者  杜 玲

  召开常委会会议9次,听取审议各项议题35项、专项工作报告9项,提出审议意见56条,就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6项,开展执法检查7次,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853件次……这一组组数字,充分反映了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之多之重。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围绕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注重提高监督实效,各项工作在开拓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步履坚实、亮点频显。

  创新监督方式 增强监督实效

  2011年4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召开。这次的会场布置与以往不同,不再是台上台下,而是“面对面”;会议的议题也只有一项——对焦作新区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常委会会议形式,采取一次会议突出一项重点工作,侧重一种监督形式,明确一个主题发言,在丰富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实效、提升监督质量方面创新突破,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设立焦作新区是推动焦作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焦作经济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常委会首次采取专题询问的监督方式,就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上。为开展好专题询问,常委会进行了扎实的前期准备:深入驻新区的企业实地察看,摸清新区发展脉络;同新区各个层面座谈讨论,收集多方意见丰富询问内容;到郑州、新乡、开封新区考察学习,横向比较,拓宽思路。在吃透方方面面情况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经过多次研究,反复比对,最终确定了12个关键性问题。这12个问题涵盖产业、规划、政策、水系、民生等诸多方面,是加快新区发展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也是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重点和长期关注的问题。在这次常委会会议上,12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依次发问,10多个政府相关部门18人次进行了应询回答。委员们的提问言之有物、持之有据,相关部门的回答客观翔实、真诚坦率。在一问一答中,提高了建设新区的思想认识,形成了共谋发展的互动效应。综合委员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新区的发展实际,常委会提出了“六提升”的建议。市政府积极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焦作新区发展的决定》,编制了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着力引进大项目和好项目,新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紧紧围绕中心 促进科学发展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转型是焦作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常委会把12个直接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部门和单位作为评价对象,对12个部门服务企业情况进行打分测评,形成了《关于市区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调研评价情况的报告》,在《焦作日报》全文刊登。报告指出了在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老城区企业外迁协调、电力供需矛盾、企业周边环境、服务企业的办事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接受评价的部门在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提交了整改方案,积极落实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措施,提高为企业办事的效率,进一步优化了市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环境。

  常委会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项目为依据,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及相关专家和学者,组成7个视察组,深入127个项目建设现场,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73个重点项目进行了集中视察评议,作出了客观评价。2011年9月29日,在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评议重点项目情况反馈会上,7个视察评议组公布了视察评议报告,对73个项目逐一进行了测评,有进展情况,有典型推荐,有项目评价,有存在问题,更有中肯建议。市委书记路国贤在反馈会上说:“这次视察评议,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对焦作市发展高度关注的精神、积极参与的热情,反映了人大代表心系焦作发展、心系焦作当前、心系焦作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视察评议,深入、全面、细致,对项目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提出的建议很有价值,对于推动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市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常委会的视察评议意见,分管副市长分工负责抓落实,分别写出了研究落实情况报告,重点对评议意见为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认真制定推进措施,促进了项目的进一步落实。

  心牵百姓冷暖 持续关注民生

  市人大常委会连续5年,一年一个主题,对民生改善情况进行持续监督,2011年又把目光放在与群众幸福感息息相关的一线部位,走入百姓生活,用现实体验的方法,对城区生活环境改善工作进行重点监督。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组成体验小组,每组不超过3人,由常委会领导带队,坚持不通知、不报道、不陪同,坚持把目光聚焦到群众生活的第一部位,在悄无声息中体验百姓生活。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体验小组共走访群众1000多人,察看市区道路25条,走进医院、学校、文化场馆90多家,记下民情日记200多本,整理出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120多条。这些意见建议真实具体,桩桩件件连着民心民情,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常委会把这些问题及时向市政府作了反馈。

  改进代表工作 强化优质服务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采取对口督办、推进重点建议办理、代表视察集中等形式,使182件建议、批评和意见都得到了有效落实。特别是对主任会议确定的12件重点建议,常委会创新督办工作机制,采取“三位一体”(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新闻媒体)联动督办的形式进行监督落实,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的参与力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在建议办理每一关键阶段,都有常委会组织视察,都有人大代表的监督评价,都有新闻媒体的真实报道,更有老百姓心中天平的考量,以此形成监督合力,促进了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

  常委会将代表之家活动与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的大局结合起来,力促代表之家活动常态化、持续化开展。组织代表集中学习市党代会精神,增强为焦作发展贡献力量的积极性;与常委会重点工作结合,组织代表进行讨论,收集代表建议。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常委会开展了市十一届人大代表培训、部分市人大代表到陕西杨凌考察学习农村农业发展等活动。2011年,常委会代表之家共组织代表活动8次,指导各县市区开展代表之家活动150多次,充分展现了我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风采和精神风貌。

  评议司法人员 促进公正司法

  从2011年4月份起,常委会对任命的116名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审判员,76名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检察员,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公正司法、履行职责情况,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情况,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勤政廉政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评议。常委会先后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13次,发放问卷测评表500多份,以听取工作汇报、抽查案件卷宗、旁听案件审理等多种方式,对司法人员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分别对192名司法人员的工作提出了评议意见,对其工作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20位不同业务岗位的司法人员还进行了现场述职,接受了代表的现场评议。

  弘扬民主法治 加强自身建设

  2011年是市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常委会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在《焦作日报》开设“与民意同行”纪念专版,共刊发11期;在焦作电视台开设《走近人大》专题节目,共播出18期;编印《辉煌三十年》纪念画册;召开隆重的纪念大会,全面回顾了常委会设立30年来走过的历程,深入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反映了我市民生法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常委会坚持抓学习、强素质,提升组成人员的履职能力;坚持察实情、求实效,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贴民心、重民生,保持民意机关的本色,工作质量和履职水平进一步提高。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被评为河南省宣传人大制度先进单位,常委会机关再次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