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深度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强化支撑保障 坚实转型步伐
完善基础设施 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两不牺牲” 增强持续能力
推进改革开放 增强动力活力
坚持富民惠民 实现服务均等化
依靠会聚英才 增强智力支撑
突出特色优势 发展现代服务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完善基础设施 增强发展后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 冯德显

  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保证发展中基础设施供给的弹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总体方案》要求焦作市基础设施建设着眼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发展后劲,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能源网络、水利网络和信息网络,形成功能完善、协调配套、支撑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交通条件建设是焦作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核心基础条件之一。焦作应适度超前地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其支撑功能。要积极推进郑焦城际铁路建设,改造升级焦作东站和焦作火车站,加快郑云等高速公路、郑州国际机场焦作异地候机楼、焦作直升机场等项目建设,加快与中原经济区基础设施对接的步伐,加入以郑州为中心的我国陆路交通枢纽建设,积极融入郑州国家中部物流中心建设。

  市域内应重视现有交通道路的升级改造和加密,重点突出城镇组团和产业集聚区之间的联系,构建核心城市、城市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以及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区之间的大交通网络,实现市域内的交通现代化。

  应积极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重视相关配套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做好引黄调蓄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有效灌溉面积,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开展山洪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易灾地区的环境综合治理。高标准建设城乡饮用水管网,实现城乡居民用水的安全和洁净。强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天然降水的利用,创建节水型城市。

  应配合经济转型示范城市建设,加强能源集约节约利用。发挥“晋煤焦水”的优势,建设大型路口电源项目。加强城市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发展智能电网。开展煤层气综合利用,深度开发剩余煤炭资源,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地热等新能源。

  应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建设,综合利用各种数字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多样化组合,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能源供给信息汇集和处理的数字化。实现城市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如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景区和社会保障、市政公用服务一卡通等。实现“数字焦作”、“智慧焦作”和“无线城市”的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