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 冯德显
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保证发展中基础设施供给的弹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总体方案》要求焦作市基础设施建设着眼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发展后劲,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能源网络、水利网络和信息网络,形成功能完善、协调配套、支撑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交通条件建设是焦作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核心基础条件之一。焦作应适度超前地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其支撑功能。要积极推进郑焦城际铁路建设,改造升级焦作东站和焦作火车站,加快郑云等高速公路、郑州国际机场焦作异地候机楼、焦作直升机场等项目建设,加快与中原经济区基础设施对接的步伐,加入以郑州为中心的我国陆路交通枢纽建设,积极融入郑州国家中部物流中心建设。
市域内应重视现有交通道路的升级改造和加密,重点突出城镇组团和产业集聚区之间的联系,构建核心城市、城市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以及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区之间的大交通网络,实现市域内的交通现代化。
应积极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重视相关配套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做好引黄调蓄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有效灌溉面积,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开展山洪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易灾地区的环境综合治理。高标准建设城乡饮用水管网,实现城乡居民用水的安全和洁净。强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天然降水的利用,创建节水型城市。
应配合经济转型示范城市建设,加强能源集约节约利用。发挥“晋煤焦水”的优势,建设大型路口电源项目。加强城市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发展智能电网。开展煤层气综合利用,深度开发剩余煤炭资源,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地热等新能源。
应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建设,综合利用各种数字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多样化组合,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能源供给信息汇集和处理的数字化。实现城市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如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景区和社会保障、市政公用服务一卡通等。实现“数字焦作”、“智慧焦作”和“无线城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