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本报通讯员 张俊杰
2月16日,记者一行来到了武陟县城东廉租房小区,一进门就看到了一家人有说有笑地抬着电视机往小区里走。
“你们这是搬新家啊?”记者问。
“是啊,今天是个好日子,天气也这么好。”
随着抬电视机的队伍,记者来到了王大娘家,一股扑鼻的馍香飘满了屋子。正在忙活儿的王大娘招呼我们坐下,她说:“今儿个能住上这么敞亮的房子,俺真的很开心。”
王大娘叫王铁妞,今年62岁。格外开心的王大娘也不把记者当外人,讲起了她名字的由来。她说:“俺从小身体不好,老生病,父母就给我取名铁妞,希望我的身体像铁一样结实。”
听到这儿,记者问:“大娘,那您现在的身体咋样?”
“好得很!现在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又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有病还有合作医疗,你说俺能不乐吗?”王大娘感慨地说。
正在摆放电视机的王大娘的老伴听到我们聊天,拍拍手上的灰说:“政府对下岗工人太好了,俺可高兴了。俺孩儿以前在面粉厂上班,面粉厂破产后,一直下岗在家,这次有了廉租房,给他们解决了大问题,俺老两口也跟着享福。”
“廉租房虽小,但五脏俱全,只要搬个床就能住,很方便。如果入住期间出现了问题,物业上会及时解决,我们物业24小时为大家服务。”帮忙抬电视机的廉租房小区物业部的小马向王大娘介绍了物业服务的有关情况。
“馍好了,大家都过来尝尝……”随着王大娘老伴的一声喊,我们都被那馍香吸引过去。只见王大娘的老伴掀开锅盖,圆圆的、白白的馒头呈现在大家面前,他给大伙儿一人递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