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父母眼中,西方孩子总是看起来像个“小大人”一样什么都懂,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独立动手能力特别强。其实,这与西方家庭和学校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以加拿大为例,家庭和学校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和生存能力。从幼儿园直到中学,家长和学校都会根据孩子的年龄进行适龄培训。在幼儿园,老师会教孩子自己整理衣服和书包;小学课程则在教授孩子物理和科学常识的同时,让他们练习如何使用电器和工具;中学生则要学习如何烘焙点心,甚至做简易的家具。
在家里,许多父母设法给孩子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普遍做法是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进行劳动。比如笔者在温哥华的华裔朋友徐先生的三个孩子,在打理家务方面就有各自的角色:15岁的大儿子周末负责帮父亲洗车和修剪草坪,12岁的女儿负责制作野餐时全家人的点心,9岁的小儿子负责擦所有人的皮鞋。“他们的劳动能换来零用钱,要让孩子知道有劳才有得的道理,”徐太太解释,“他们的同学和朋友都通过给家长打工挣钱,我们周围大多数家长也都是这样做的。”
独立能力的锻炼是多方面的,除了劳动外,北美还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加拿大的中小学生都是通过角色扮演来学习古典名著的,这样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同时培养自己的判断力。政治课和文学课的试卷基本上都是开放性问题,给学生以空间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鼓励敢于质疑的做法。同一个问题允许有多种正确答案。
青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