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3月河南人游龙门石窟
门票半价
2012年郑开马拉松赛
还有少量参赛名额
关爱学生 活跃课堂
异地购房能提取
住房公积金吗?
平时经商停车 战时藏人储物
清剿“地沟油”应堵疏并重
关门“测评”,谈何公正公平
媒体观点
翻译专业资格(水平)
笔译考试下月起开始报名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门“测评”,谈何公正公平
□ 胡印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近日,一篇网帖让湖南省涟源市一项人事工作备受关注:帖子所附的图表,不仅显示了该市经济开发区公开选调的考生名单及成绩,一些获选调资格的考生还备注有“市领导打招呼”、“副市长侄女”、“家景(境)好”等文字。发帖人称,这次选调除了笔试、面试、考察之外,还增加了一项测评的程序,且占到总分20%。“所谓测评,就是领导聚集在一起打分。”(2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时下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聘程序,实际上已经十分公开了,清楚明白,尽人皆知。类似涟源市经开区自行增加的“测评”一项,则很难找出相关依据,属于“规定动作”之外的“自选动作”而已。即便是如经开区有关人士所言,参加测评的领导干部达38人之多,恐怕也很难保证其公正性。可以说,正是这一项领导关门“测评”的程序,成了压弯众多考生的最后那一根稻草。

  其一,笔试、面试、考察诸程序之外另设程序,违反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之相关规定。如此自行设置招聘环节,不仅不严肃、不规范,也很难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涟源市设置的占到20%权重的“测评”程序,不应该这样简单、仓促,更不应该随随便便就确定参加测评的人员组成。这中间,既要进行细致缜密的可行性调查研究,也应该使其方便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完全关起门来,自测自评,公众如何相信其公正性?

  说起来,稳定性、合法性正是行政程序的突出特点,有关方面在完成行政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程序设置的科学性,不能违法,更不能动辄有所损益。任何一项程序、一道环节的增减,都可能对最后的结果产生决定性乃至颠覆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公平公正的实现,岂能随意?更何况,即便是从提高效率出发,也应该是简化、优化行政程序而非不断增加。涟源市的做法不免让人疑惑。

  其二,特别增设一项“测评”程序,客观上也增加了领导对于招聘结果的影响力度和裁量空间。既然相关规定已经很明确,已经深入人心,那么,涟源市何必又煞费苦心,另起炉灶?结合发帖人披露的“市领导打招呼”等情形,这样的增设环节,很容易被理解成是一次贯彻领导意图的主观设置。可能是因为在既有的招聘程序中,领导的意图渗透不够,或者根本上就很难渗透进去,所以才有这样所谓的“测评”环节。

  因为有了“测评”,也就相当于给原本严肃、也比较客观的选调人员招聘,加注了一层浓重的人为色彩。既然是领导们聚在一起打分,哪怕人数再多,也总有可能将上面的意图灌输下去,并最终体现在测评结果中。这样的“测评”公正性究竟如何?涟源市的选调人员结果已经证实,那些长期停薪留职的人员测评分数比正常上班的人员还高就足以说明问题。

  目前,涟源市被选调的15个人公示期已经结束,目前已经上班。不过,这一事件似乎并不能这样结束。尽管当地声称公示期内未接到对这15名选调人员有关弄虚作假或舞弊行为等方面的举报投诉,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次招聘在程序上就无懈可击,更不意味着选调人员上班了似乎就完事大吉了。相关部门应该直面公众质疑,深入调查相关疑点,给社会公众一个负责任的说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