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振国)2月28日,记者从科研所了解到,由该所研制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加压注浆封孔技术经过在赵固二矿和演马庄矿等单位试验,瓦斯抽采浓度大幅提高,已于近日在全公司推广。这是焦煤集团依托科技创新提升瓦斯治理水平取得的成果之一。
为推进瓦斯区域治理工作上台阶,焦煤集团紧紧围绕瓦斯区域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打破制约区域瓦斯治理的瓶颈。焦煤集团与中国矿大、河南理工大、河南煤炭研究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及学术交流,借助外部的技术力量,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攻关模式,积极寻找瓦斯区域治理成功的秘笈。目前,焦煤集团与多个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相继开展了焦作矿区区域瓦斯治理技术优化研究、焦作矿区低透气性煤层综合增透技术研究、石门快速掘煤集成技术研究等瓦斯治理研究项目,促进了焦煤集团瓦斯区域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
封孔效果是煤层瓦斯抽采的关键,近几年来,焦煤集团在采取更换封孔材料、深封孔、全长封孔措施后,仍普遍存在封孔不严、抽采浓度低、抽采效果差的情况。为提高瓦斯抽采效果,该公司科研所借鉴国内外封孔技术优点,研制出了加压封孔技术,单孔抽采浓度达到90%。焦煤集团还在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及有高瓦斯区的低瓦斯矿井全部建立了地面或井下抽采系统,建成17座地面抽采泵站、8座井下抽采泵站,并对现有抽采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大抽放泵、大抽采管、大钻机、大钻“四大”抽采目标。焦煤集团还打破常规,研究推广使用了适应焦作煤田的瓦斯综合抽采技术,形成了立体交叉综合抽采体系,研究并强制推广应用密钻孔网格式抽采措施。采取此措施后,大幅度提高了煤层透气性,消除了措施的不均衡性,在同等时间内抽采量大幅提高,年抽采量由原来的1500万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2.5亿立方米,工作面抽采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工作面配风量大幅度降低,彻底消除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突出危险,为提高综采机械化率、提高单产单效创造了条件,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为解决打钻技术难题,使区域瓦斯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焦煤集团通过市场调研,在不同煤层进行反复试用,最终确定了适合焦作矿区条件的4000S、6000S深孔强力抽采钻机,在各矿井全面进行推广应用,彻底淘汰了1900S以下的小功率钻机。古汉山矿、演马庄矿等单位分别对4000S、6000S抽采钻机的升降装置及钻机移动工艺进行了改进,实现了钻孔角度和孔口高度可任意调整,消除了钻机无法施工双排孔的弊端,大幅度缩短了移钻时间,打破了打钻制约区域瓦斯治理的瓶颈。
焦煤集团还在所有高突矿井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并适时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监控系统的联网,进一步加大了瓦斯监控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焦煤集团积极实施综掘先进工艺和联合高强支护技术改革,既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又加快了底板穿层抽采岩巷的工程进度,为提前实现区域瓦斯治理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