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字之差,重心有别
经济学家吴敬琏:
政府工作报告非常突出改革
平常心·自信心·进取心
为什么说深化改革时机到了
深读与思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常心·自信心·进取心
——代表委员理性看待中国经济走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预期目标,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审议讨论并确定。

  世界瞩目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在增速回落后如何克服困难挖掘潜力,实现转型升级,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

  平常心:经济增速回落其实是在回归常态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已连续4个季度回落,而且这一势头在今年年初以来依然在延续。这引发很多人的关心甚至紧张,国际上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论调再起。

  “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不能只讲回落,不讲回稳。其实,中国经济如今正向新一轮‘适度增长区间’回归,要有平常心。”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周期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强调。

  刘树成委员拿出一张5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曲线图。2007年经济运行偏快,单季一度达到15.0%的顶峰,而后在2008年、2009年划出一个鲜明的“V”形后,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速回落非常平缓、平稳,2010年三季度增速为9.6%,2011年四季度为8.9%,从图表上看几乎是一条平线。

  刘树成委员直言,经济运行绷得过紧不仅会使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物价难以稳定,结构调整更是难以推进。8%至9.9%之间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适度增长区间。

  “中国需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但不必过于在意速度快慢,更要看重增长质量和惠及民生。”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说。

  自信心:中国经济仍有巨大潜力

  外有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发酵,内有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总体上比较稳健,但免不了让人有些担忧,中国未来的发展靠什么?

  “庞大的内需,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点。同时,中国出口依然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应当充满信心,忧患意识是要增强,但没必要过于悲观。”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指出。

  “在可以预计的未来,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建立在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判断。”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说。

  首先是需求潜力。郑新立委员分析,未来20年,中国城镇化每年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超过万亿元,每年拉动上千亿元消费的增加,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

  其次是资本潜力。郑新立委员指出,当前广义货币M2余额有80多万亿元,金融资产总量110多万亿元。这么大的资金量,是发展的宝贵资源。

  第三是技术潜力。中国政府和企业研发投入近来大幅增加,中国企业申请的国际专利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通过自主创新带动自主品牌和产业升级的空间巨大。

  进取心:以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有了平常心、自信心,就能够在复杂严峻的局面中稳住阵脚。然而,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能否闯过难关更需要的是进取心。

  “模仿和追赶是发展的必经阶段,但现在要警惕两种倾向:一种是习惯于模仿甚至是‘山寨’;另一种是心态浮躁沉迷于投机炒作。”黄海委员强调,“中国经济的未来还要靠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升级,不能没有进取心。”

  “中国经济的未来,只有转型升级一条路。”刘树成委员强调,“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新高地;另一方面,要注意提高已有的中小企业的装备素质、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

  “中国经济潜力的发挥,要靠改革来激发;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要靠改革来提供制度保障。”郑新立委员呼吁,“尽快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垄断行业改革、破除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以实现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这是最根本的。”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