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今日沁阳/综合新闻 上一版3
沁阳15万农民“家门口就业”
让更多农民就近就业
惠农补贴助力春耕
喜迎“三八”节
雷锋精神在身边
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
王曲乡“一事一议”工作进展顺利
小记者关注大社会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阳15万农民“家门口就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河南日报》记者李建华 本报记者邱明媚、贺弘扬)“得劲!”3月1日,说起就近上班的好处,沁阳市王曲乡东渠沟村村民徐怀军脱口而出。“在外跑了五六年了,两头挂心,现在,家里有事儿干了,工资不比外边少,还能照顾孩子和庄稼。”

  40岁的徐怀军此前一直在山西、湖北等地做建筑活儿,只有农忙和春节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去年秋收回来,看妻子在本地一家企业上班不错,也应聘当了一名装卸工。

  来自该市农办的信息显示,当地已有15万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占农业劳动力的72.9%。

  近几年,沁阳通过招大引强,拉长产业链条,吸引了晋煤集团、中国化工、广东兴发等9家全国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仅去年一年,沁阳市在建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达21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

  沁阳每年都会根据企业用工情况举办两场招聘会,年初的“春风行动”提供了5500多个就业岗位。“劳务输出”这一词汇被“本地就业”、“劳务引进”所取代。这一点,河南超威电源总经理助理马保山体会很深,在超威就业的4500多人中,除沁阳本地人外,还有500余人来自周边县市,公司每天发往各地的班车有40多辆。

  有事业、有收入,进城去、有奔头,“家门口就业”,不仅改变了沁阳农民的生存状态,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追求。

  2010年7月,家住崇义镇韩村的杨攀峰和妻子结束了在外打工的漂泊生活,一起应聘到当地一家企业工作。俩人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去年10月花4万多元买了一辆QQ汽车,夫妻俩开车上下班。“俺们赚了钱也准备在城里买套房子。”杨攀峰说,他的一些同事已经在城里定居了。

  2011年,沁阳市农民人均年收入达951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60%。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