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李海军
从建校到现在,他像钉子一样守在后勤主任的位置上,像陀螺一样忙碌在挚爱的校园里,学校的一砖一瓦、一桌一凳都清楚地记载着他的辛劳与汗水。他在学生眼里是一个敬业、优秀的物理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河南省物理竞赛中获奖;他承担的研究课题获省级奖;他曾荣获市物理学科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他有多篇论文公开发表。他,就是许衡中学总务处主任张遵煜。
“干这行心就得细,细心才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02年许衡中学建校之初,上级领导、家长、社会都对新学校寄予厚望。但当时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却是一片荒凉,工地上堆满了砖瓦、石料、木材、水泥,道路没修,荒草没除。为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他跟随学校的班子成员入驻工地,开始了艰难的建校工作。没有办公室,他就随便找个屋子,摆一张桌、放一张凳;晚上回不了家,他就铺张凉席在树下睡;规划、采买、监工、跑批文,他就像一只陀螺,忙得团团转,直到学校硬件建设如期完工,看到师生进入新校园,他才松了一口气。2003年,兴建学校综合楼、学生餐厅以及水冲式厕所,在工期紧张的七八月份,他和学校的主要领导及其他工作人员坚守在工地,监督施工,有时几天几夜也不能回家。他十年如一日,为了给学校尽可能地节省资金,能自己干的事情他就带领总务处人员完成;修剪花草、整修道路、给门窗刷漆、为桌凳喷号,大到综合楼的屋顶防漏、小到厕所的水箱疏通,他都带头干。
总务处工作繁杂,任务艰巨,要创全国名校的许衡中学比其他学校工作更忙碌、更复杂。这么多年来,他一边干着总务处工作,一边承担着物理教学工作。学校领导曾多次劝他总务处工作太忙要他放弃物理教学工作,但他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现在。他说:“我是教师,怎么可以不上课?学科组里都是年轻教师,我比他们多些教学经验,我上课不但可以减轻学校的负担,还可以带一带年轻人。”这就是张遵煜,始终考虑的是学校的利益,始终在心里装着别人。
于细微处见精神,于平凡中显伟大。张遵煜正用平凡朴实、无怨无悔的实干精神,书写新时代的奉献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