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国利、许伟涛)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之后的手握自主创新利器,再到目前的技术输出到国外,近来风生水起的好友轮胎有限公司,以近乎完美的“三级跳”,扛起了焦作民企华丽转型的大旗,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轮胎界激起了阵阵涟漪。
日前,好友轮胎与乌兹别克斯坦正式签订合同,将以成套技术输出的形式,帮助其建设年产1000万套全钢子午胎项目,实现子午胎技术整套出口。
在中国轮胎界资历尚浅的好友轮胎,何以有如此壮举?“这主要得益于好友轮胎多年来专注自主创新的努力。”该公司董事长王立旗说,“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的跨越,说明好友轮胎已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并将以此不断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
对此,有专家评价说,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轮胎制造国和出口国,中外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传统模式是国内企业负责开拓市场,外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而此次合作则是好友轮胎利用先进技术寻找国际市场。这标志着目前我市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正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公司创立伊始,好友轮胎就立足高起点,与中国轮胎技术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以其为技术依托,在设备选型、轮胎结构与配方等诸多方面,瞄准国际顶尖水平,全方位引进、消化、再创新。据此,好友牌轮胎投入市场后,顿呈供不应求之势。
之后,好友轮胎利用现有全钢设备的富余能力和成熟的技术及管理优势,研发半钢轿车子午线轮胎。再后来,好友轮胎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引进、消化、吸收国际轮胎顶尖技术成果,围绕设备加工到轮胎的结构和配方进行自主创新,使企业产品与行业内同等规格轮胎相比,单条成本减少50元。在此高起点上,好友轮胎还对全钢轮胎进行全面升级,尤其是根据国内市场,开发恶劣路况、短途超载矿山用轮胎,采用国内外最先进技术,研发出行业领先的旭轮牌轮胎。
如今,好友轮胎制造的全钢子午胎和中国一汽配套,已成为一汽长春、青岛工厂的主要供应商,并获2011年度中国一汽技术贡献奖。同时,好友轮胎还与陕汽、柳汽等十几个厂家配套,产品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2月14日,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化工委员会主席到好友轮胎就年产1000万套全钢子午胎项目进行对接。无独有偶。沙特阿拉伯、坦桑尼亚也通过销售商的引荐,从技术筛选评比中选择了好友轮胎,并到好友轮胎进行考察,就半钢子午胎综合项目达成了初步意向。
技术输出,意义何在?王立旗言简意赅:有利于提高好友轮胎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市场上的占有率;有利于好友轮胎技术、工艺的持续提升,保持技术领先的比较优势。另外,技术软件、设备安装调试、生产培训等全套技术的整体输出,不仅有利于好友轮胎员工素质全方位的提升,还能形成产品品牌互补优势,拉动企业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