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不能交换
“商品可以交换,但权力不能交换;市场价值取向可以多元,但党的宗旨不能多元;市场可以追求最大的利益,但共产党只有人民利益;市场竞争充分自由,但党纪国法不能自由。”
——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邓小平设计的改革大方向,不容否定
当我们回顾当今改革的时候可以发现,其实并不是小平同志的设计错了,而是我们在后来的改革实践过程中走偏了。致富是没有错的,关键是党员干部要起到带头、引导、示范作用。这是对改革的一种再理解、再判断。
——中央党校辛鸣教授做客人民网访谈时指出
★打破排斥性体制才能扩大消费
体制性的问题是综合性的、系统性的,不是某一个方面体制的问题。整体来看,现在的体制实际上是一种排斥性的体制,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排斥参与。参与社会资源的使用、增值、创造价值的过程,即参与市场经济的机会是不平等的,总是在排斥一部分人,机会不均。例如,就业就有各种各样的排斥,如户籍排斥、地区排斥、性别排斥等;投资也有排斥,民间投资就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和无形篱笆。这也是一种排斥。创业、搞科技发明、办教育、办医院等,都有不同形式的排斥。排斥就是歧视,他可以搞,你不可以搞。这种种排斥导致参与机会的不均等,严重抑制了经济和社会的活力。第二,排斥分享。这导致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机会不均等。例如,干同样的活,拿的报酬不一样,在分配中,同工不同酬,这就是一种分配排斥。还有公共消费。顾名思义,既然是公共的,那就应当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公共服务待遇三六九等,这就导致了一些人不能享受相应的公共消费,这也导致人力资本积累的不平等,进而导致起点不公平。
——《中国经济时报》刊发刘尚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