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春潮涌动,战鼓催征。3月25日,马村区召开2011年度经济工作表彰会,全面擂响今年经济发展战鼓,号召全区干部群众全力招引大商,加快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升级,以创造更大业绩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举措、拼搏进取,全身心投入经济建设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持续提升。”该区区委书记林宪振在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
2011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9亿元,同比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6亿元,同比增长2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1.7亿元,同比增长21.2%。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工业增加值增长16%……”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孟令武对今年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号角已经吹响。为了顺利完成目标任务,该区上下齐心,通力协作,掀起了新一轮发展新高潮。
以服务促项目建设。2012年,该区实施重点建设项目50个,总投资达到179.7亿元。同时,该区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联席会议等项目推进制度,各职能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按照从速从简原则,加快办理有关手续,确保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资源优先向重点项目倾斜,全力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加快玲珑机械投资2.4亿元的年产60万台多功能微耕机项目、快宜居投资3亿元的年产60万平方米低碳节能型板式模块化住宅项目、大都科技年产50万克拉人造大单晶金刚石及年产5万吨高精细切割钢丝项目的建设进程。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该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行全方位、立体化招商,采取小分队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环境招商等方式,全面出击。在项目引进上,该区重点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结合实际,盯紧央企省企、行业龙头和国内外500强企业,集中力量主攻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产出效益好的优质项目,让有限的土地指标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该区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了“围绕城市需求发展观光、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的思路,致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同时,该区按照“因地制宜、一街一品”的原则,不断扩大林果、食用菌、无公害蔬菜等优势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壮大奶牛、肉牛、野猪、鹌鹑等畜牧产业的饲养规模,在全区逐步形成了种植业以无公害蔬菜、食用菌为主导,饲养业以奶牛、肉牛为主导,林果业以核桃、葡萄和干杂果为主导的三大产业格局。截至目前,该区特色农业基地面积已发展到2.21万亩。
(陈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