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崔红玲
近日,老马家买私家车的事儿在博爱县许良镇陈范村不胫而走。听到这消息的人,十有八九都难以置信。
老马是陈范村出了名的“贫下中农”,最窘迫的日子,他连斤肉都舍不得吃。没办法,自己没啥文化,全靠种几亩庄稼为生,而儿女们上学也需一大笔钱,给老人买营养品也是一笔大支出。挣得少出得多,没办法,老马就只能委屈自己和媳妇了。所以,老马开上了私家车,在村里着实是件稀罕事。
原来,去年春天,老马瞧着打小一起长大的老伙计靠养猪脱了贫致了富,心里就痒痒了,可想来想去还是不敢付诸行动。老马害怕自己一是没有养猪技术,二是担心在关键时刻电力“卡脖子”,三是听说有些地方的养猪场在给小猪仔取暖时失了火。博爱县电业局许良供电所所长张子万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开着车带着愁眉不展的老马出来“遛弯儿”,一边走一边有意无意地说:“老哥,你瞧那台区,咱新建的,有它坐镇,方圆0.2公里都不会被低电压困扰,你瞧那条线路,过去35线径太细,前一阵咱换成了95线径,这一换啊,供电可靠性就又提升一个档次……”遛完弯儿,张子万也将4个台区、9条线路的改造情况给老马交了底儿。老马不傻,心里的担心马上消了大半,回去后就开始钻研养猪技术。张子万则找了一个养猪能手登门指点。很快,老马掌握了一定的养猪技术,东筹西借了7万元,建了一个小型养猪场。随后,张子万跟进服务,带着几名供电所的员工第一时间为养猪场架设了供电线路,并且定期排查用电安全隐患,等老母猪快要产仔时,又及时给老马举了一些用不合格的灯口、导线引发火灾的例子,帮着老马购买了为小猪仔取暖用的浴霸、灯口和导线等物品。有了“电保姆”全程贴心周到的服务,老马少走了很多弯路。去年年底,老马赚了个盆满钵满。
富起来的老马经不住亲友的撺掇,跑了趟郑州,就开回了一辆崭新的私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