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王志琪、马宁)今年以来,我县整合远程教育站点、党建网和涉农部门的优势资源,切实发挥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作用,通过舆论宣传、科学培训、示范带动等举措,积极引导农民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的网络资源,把最新的农业产业成果向广大农村传输,利用小董乡磨庄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大封驾部四村怀药种植基地、谢旗营辛杨村苗木花卉种植基地,引导广大农民从传统农业种养殖作业的方式中走出来,利用所学到的农业实用技术,结合本地优势,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求,让农民成为有觉悟、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劳动者,通过科学种养、增收致富,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效。
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素质,促进农民增收。在党建网开设农经信息专题栏目,并引导88个种养大户,87个农村经纪人,7个农业协会,112家涉农企业免费注册新农村商网,进行信息发布和农产品交易,并组织56名种养植专家对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利用远程站点向广大基层党员发布涉农政策和致富信息,大力推广科普知识、实用技术、致富信息,拓宽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视野,开辟了增收的新途径。
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发展。依托党建网这个平台,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讲党性”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党史讲座、开展党史知识网上竞赛、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共建和谐武陟”实践活动,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热情,切实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