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冬露 孙阎河
在父母眼中,他是一个尽心尽力的孝子;在妻子眼中,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孩子眼中,他是一个慈爱有加的父亲;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勇于担当的“家长”;在邻里眼中,他是一个热心助人的朋友。而他却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小家’和睦、‘大家’和谐。”
他,就是工行焦作大学支行行长程运明。
和睦“小家”
程运明是一个对家庭极端负责的人,在焦作分行,同事们提起他对家庭、对父母、对爱人、对孩子的爱,总是充满钦佩。他的家庭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银行双职工家庭,但却充满了善良、理解、幸福、快乐,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和睦家庭的缩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程运明的处世指南。程运明的孝顺是出了名的,父亲在世时,由于受脑血栓后遗症影响,行动不便,他每周坚持用轮椅推着父亲到澡塘洗澡,从不间断,使老人到去世都干干净净。平时不管工作再忙,他都带妻子和儿子与母亲唠家常,为母亲买吃买穿。母亲喜欢外出,他就陪老人逛街、旅游,让老人高兴。他的岳父、岳母都80多岁了,他和爱人经常回家帮助做家务,用车接老人到公园、郊外去游玩。去年岳母到学生家做客突发脑溢血,他第一时间赶到并将岳母送到医院。在医院,他跑前跑后,让病室的其他病友称赞不已。程运明还十分关心妻子、关爱孩子。下班后,他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妻子做家务;星期天总是抽空陪爱人逛街、陪孩子学习;每次出差,总是要为爱人、孩子购买礼物,从不遗忘。他的言传身教,使儿子在学校也成为一个尊敬师长、关心集体、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温暖邻里
在邻里眼中,程运明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热心公益事业,时常行善济困;他富有爱心,常伸援助之手;在公与私的天平上,他总能将利益向大家倾斜。日常生活中,他乐于助人,前年冬天,程运明所在的小区送暖气,楼上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家里暖气漏水,满屋的蒸气看不见人,两位老人坐在床上不敢下地。程运明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淌着没脚深的水,用脸盆、扫把往外除水,直到把老人的屋子清理干净。平日里,程运明总是热心帮助邻居,谁家有困难,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每年春节,他和爱人都积极为社区打扫卫生、张贴春联。他们以自己的善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和谐“大家”
程运明在照顾好“小家”的同时,更不忘单位这个“大家”。作为“大家”的一名“家长”,他把“大家”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冷暖常挂心中。程运明是工行焦作分行的一名普通中层干部,25年来,他先后在9个岗位上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能让同事认可领导满意。从事共青团工作期间,他组织焦作分行青年创建“青年文明号”,使“三八储蓄所”获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使青年储蓄所、焦南储蓄所、五号院储蓄所获得了“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在电子银行部工作期间,他和同事共同努力,使焦作分行的电子银行业务由后进变为先进,跻身全省第二。在3个支行行长的岗位上,他带领3个支行全部成为焦作分行经营管理先进单位。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行这个“大家”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多次获得省、市行先进工作者,还曾获得焦作市政府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焦作市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团队,曾经获得了13个先进工作单位或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11月份,他来到了刚刚成立的焦作大学支行任行长。该支行的员工居住分散,上下班很不方便。在支行刚刚开业、没有积累、处处需要花钱的情况下,他首先解决了员工的交通费、通信费和吃饭问题,使员工来行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他还主动接送员工上下班,遇到同志们家庭有困难,他第一个伸出援手。2011年是支行发展的第一年,他把发展和提高员工收入当成第一要务,带领团队积极拼市场、抢客户、抓发展,当年就完成了市行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开业第一年就获得了市行经营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员工的收入水平也在焦作分行名列前茅。作为“家长”,他干工作有一个习惯,就是做给大家看、领着大家干,同志们都把他当成知心人、贴心人,称他为好“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