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国利 通讯员崔勇)创立不到三年的河南尚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却令业内人士惊诧不已:主导产品三氯氢硅的年产能,由起步之时的2万吨,快速膨胀至目前的6万吨,稳居国内同行之首。
何以如此?尚宇新能源董事长卢红旗如是而言:“唯有科技创新,才是企业规模倍增、效益提升的核心驱动力。”
何为三氯氢硅?制备太阳能光伏材料多晶硅的主要原料。2005年至今,随着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快速扩张,给上游原料三氯氢硅生产厂家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据此,卢红旗于2008年3月,创立了河南尚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几乎与此同时,总投资1.2亿元的年产2万吨三氯氢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当年11月16日,项目建成投产。
但卢红旗始料未及的是,投产后的三氯氢硅项目,设备故障频频出现,产品质量忽高忽低,原料消耗居高不下。原因何在?这一行业国内起步晚,没有成熟技术可供借鉴,而国外企业又设置重重技术壁垒。
咋办?尚宇新能源立足国内,深挖潜力,破解技术难题。为此,卢红旗多次与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开元化工设计院等有关科研院所深入交流,派出技术人员多方考察调研,确定了尾气变压吸附改造、精馏提纯系统改造等项目。通过技术改造,该公司生产运行平稳,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三氯氢硅转化率由原来的80%~85%提升到88%~90%,三氯氢硅纯度也由原来的99.5%提升到99.99%。过硬的产品质量,成为打开市场的敲门砖。洛阳中硅、四川瑞能、江西赛维LDK等国内知名的多晶硅企业纷纷与该公司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产品销售辐射面涵盖四川、江西、陕西等14个省。2011年,该公司占据了省内30%的市场份额,并获得江西赛维LDK唯一一家优秀供应商称号。
2009年至今,尚宇新能源先后建立了市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焦作市三氯氢硅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氯硅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3000余万元,购置了扫描电子显微镜、ICP光谱仪、色谱仪、氢气发生器等分析和研发设备,建立了三氯氢硅纯化、合成、精馏、尾气回收等中试装置,用于三氯氢硅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研究。科研平台的建立,使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提升了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能力。2009年以来,该公司先后取得“精馏预塔顶轻杂质回收技术研究”、“三氯氢硅尾气回收装置程控阀气源输送装置技术研究”等科研成果30余项。其中,流化床合成技术和加压分离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该公司在三氯氢硅的分离及回收、废硅粉回收等方面开发研制出了自己的核心技术。2010年,该公司“三氯氢硅废硅粉回收工艺技术研究”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科技成果的转化,使该公司获得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31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