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工会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32个社区全部建立“职工书屋”
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阶梯
图片新闻
弘扬雷锋精神 服务职工群众
“职工书屋”提升职工文化素质
马村区大力推进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丹河公司:书屋跟着职工走
“职工书屋”为职工成才“充电”
“草台班子”演出精彩大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台班子”演出精彩大戏
—— 温县黄庄镇农民工群星豫剧团发展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通讯员 任之钦

  “劝万岁你莫要动真气,听妾妃开言只把本提;汾阳王今辰寿诞期,他那七子八婿摆宴席……”这是豫剧《打金枝》里的一段唱词。然而,这些字正腔圆、感情洋溢的唱段并不是出自戏剧家之口,而是在今年春节温县民间文艺会演时,出自黄庄镇农民工之口。

  黄庄镇群星豫剧团,是一个全部由该镇戏剧爱好者农民工组织起来的“草台班子”。2004年成立至今,在该镇历届党委、政府和镇工会的大力支持下,规模有小到大,设备由简陋到完善,演出剧目由单一的选场发展到丰富多彩,凝聚了广大农民工的心血汗水。

  2004年春,该剧团成立之初,只有一把板胡、两把二胡、一把电子琴,演员也只有七八个人,灯光和音响也非常简陋,连演出的戏台也是临时租借的。演出节目也只有《鞭打芦花》和《三哭殿》等传统剧目的选场,地地道道的草台起家,观众稀稀拉拉,形势不被人们看好,更谈不上经济效益。正当大家情绪消沉之时,该镇党委、政府和镇工会给予了大力支持,专门安排场地排练,牵头挑选乐队和演出人员,引领大家认识到文艺下乡的路子就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鼓励大家“大家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该团团长王俊青和副团长黄国平的带领下,黄庄镇许多农民工自愿加入群星豫剧团,并坚持每周抽出3个晚上的时间集中排练。同时,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经常组织大家实地观摩省内知名文艺团体的演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从而逐步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很快,该剧团成立短短几年,通过自筹资金2万元,并争取市县文化部门的扶持以及企业的赞助,目前该剧团已有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不仅添置了正规的音响设备,而且演员也固定了35人,演出剧目也由过去单一的选场发展到《桃花扇》、《三娘教子》等10多部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传统剧目。

  几年来,该剧团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断应邀到郑州、巩义、焦作、沁阳、济源、孟州等周边县市以及山西阳城、长治等地演出。截至目前,该剧团共计演出700余场,观众累计已超过60万人次。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