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4月15日专电(记者朱国亮、屠国玺)为疏堵交通,兰州市近日加宽了多条马路。然而,记者注意到,一些路段机动车道是拓宽了,但自行车道没了。
例如天水路雁滩桥头什字至盘旋路什字路段,原来为6车道,如今拓宽为8车道。对于机动车而言,道路是畅通不少,可是自行车却没路可走了。记者看到,人行道紧贴着机动车道,这导致许多骑自行车的市民不得不混入汽车流中,看着都让人揪心。有的市民胆小些,干脆将自行车搬上人行道推着走。
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地形狭长、被大山包裹的兰州市因市区人口、房屋密度高,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十分严重。城市管理者积极解决拥堵,想方设法拓宽道路,采取多种方式疏堵交通,这本是大好事。但是不能保障了机动车路权,就可以忽视自行车路权。
虽然目前骑自行车出行的人在减少,低碳出行的呼声却日渐高涨,骑自行车无疑是最好的低碳出行方式。作为一个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都严重的城市,应该积极鼓励和倡导这种出行方式,进而缓解交通压力。如今,不是保障而是侵占自行车路权,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从长远来看,自行车路权得不到保障,只会让更多的人买车,致使拥堵更严重。
近年来,强势的汽车本就在有意无意间大量侵占自行车路权,有的在自行车道上随意停车,有的在右转弯过程中借用自行车道,还有的将自行车停放处改为汽车停车位……现在,市政管理部门在拓宽部分道路时彻底取消自行车道,也等于是对这些行为的官方认可,按此趋势发展下去,自行车路权将更难得到保障。
侵占自行车路权的现象并非兰州独有,许多城市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记者以为,一座现代化的宜居大都市,应该也必须为市民提供多种出行方式的选择,而不是为了保障一种出行方式,就简单地废除另一种出行方式或者压缩其存在空间。
在兰州,记者的一位同事曾经有意骑自行车出行,以体验一下骑车的乐趣,不想一路遭遇尴尬,吓出一身冷汗,最后连停放车的地方都没有。事后,他感叹:“倡导低碳出行,政府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而要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道路,切实保障自行车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