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4月15日专电(记者桂娟)北宋新郑门遗址建设近日启动,随着新郑门遗址发掘和博物馆建设工作的展开,开封“城摞城”历史奇观有望形象再现。
“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6座城”。七朝古都开封是一座因黄河而生的奇特城市,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战国至清代2000多年间的6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这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
北宋东京城遗址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郑门遗址是北宋东京城遗址外城诸城门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门,现保存宽度20米左右,城墙主体保存高度多在7米左右。北宋城门之上,还叠压着明、清城门,形成“门摞门”景观。
门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00米,为“直门两重”的瓮城形制,城门和瓮门均为砖砌而成,整个瓮城城墙主体为夯筑而成。
为给大运河“申遗”提供有价值的考古材料,强化开封宋文化特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封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北宋东京城外城4个正门之一的新郑门遗址进行保护性考古发掘,并兴建大宋文化博物馆·开封城摞城新郑门遗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说,新郑门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即将启动,计划发掘2000平方米,重点解剖城门和部分城墙,以全面了解城门结构以及城门和城墙的保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