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今日武陟/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召开
“光明服务工程”照亮群众心
我县对生猪定点屠宰资格进行审核清理
县人大分别视察“1357”工程及公安土地工作
我县召开纪检监察工作会议
我县收听收看全国纠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我县荣获全市2011年度金融工作先进县
焦作市青联对话青年农民
专业合作社活动在我县举行
县政协八届一次常委会议召开
省妇联在我县召开座谈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明服务工程”照亮群众心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情暖农家”活动开展以来,县电业局大力实施“光明服务工程”,加大农村老线路改造,开展“低电压”专项治理,保证了广大农村群众人人都用上了安全电、放心电。期间,该局共投入资金680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9.6千米,400伏线路30.88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台区194座,解决低电压台区26个,解决1779户群众低压用电问题,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落实三种责任,认真排查摸底。该局针对“情暖农家”活动中所包村出现的电路老化、设施落后等问题,专门召开党委会、班子会,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农村线路集中排查活动,彻底解决群众用电难问题。同时,实行局机关干部包乡镇、乡镇供电所工作人员包村、农村电工包户包线路责任制,对农村老线路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并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服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大虹桥乡后阳城村原来是一个小村,随着人口逐年增加和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配电设施已无法满足群众的用电需求,低电压供电造成部分家用电器无法正常使用,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阳城供电站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及时上报,县电业局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到该村进行勘查,并投入资金17余万元,对该村供电设施进行改造,新增2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1台,更换了部分老化严重、线径较细的线路,彻底解决了该村群众用电问题,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突出三个优先,积极组织实施。根据排查出的问题,该局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实行三个优先:即影响社会稳定大局的优先、存在安全隐患的优先、贫穷落后村优先,切实为农民群众兴办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实现了供电线路、电力设备“零隐患”、“零缺陷”运行,确保群众安全用电。三阳乡三阳村是县电业局情暖农家联系村,在2月份下访座谈会上,县电业局联村干部了解到该村大街部分线路老化,大街两侧的路灯多有损坏,且三阳村大街车流又比较密集,这条路上又曾经发生过多次车祸。县电业局针对这一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投入35万元对三阳村大街老化的供电设施进行改造,将三阳大街#1、#2、#3台区原来的50平方毫米主线换成了95平方毫米绝缘导线,将锈蚀的旧表箱换成了新式表箱,并对三阳大街所有路灯进行了维修更换,从而保障了群众夜晚出行安全,维护了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完善三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为了实现农村线路建设维修日常化、常态化,该局健全完善了三项服务措施,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服务,做到了有呼必应、有难必帮,上门服务、限时办结,充分满足了群众正常用电需求。一是完善报修畅通机制。在局机关和乡镇供电站设立电力服务热线,实施24小时全程服务,及时处理用电设施的故障报修。二是完善限时抢修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及时检修的,电力工作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检修;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制定工作方案,及时组织人力限期完成。三是完善应急服务机制。针对用电高峰期供电出现短缺、用电负荷持续增长的现象,该局成立“红马甲”电力服务队,深入到千家万户,排查用电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群众正常用电。去年冬天进入用电高峰期后,该局成立了10支“红马甲”电力服务队,深入到全县农村各个角落,检查线路,排查隐患,累计为群众服务达5600余人次,处理群众用电问题1776处,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张建新、谢红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