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玲
“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自愿原则,农民参保缴费分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可自由选择,政府财政给予每人每年30元基本补贴。”4月10日早上,山阳区中星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所所长范娟来到冯河村,向村民宣传山阳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
“丁零零……”一阵悦耳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喂,是范所长吗?我母亲今年61岁了,她不用缴费每月就能领到养老金吗?”范娟的手机里传来了清晰的话语,“是啊,年满60周岁的本区户籍老人,不需缴费,每月可享受75元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该参保缴费。”范娟肯定的答复让村民们吃了“定心丸”。
据了解,山阳区自去年7月山阳区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来,各街道、镇、村60周岁以上老人均领到了每月75元的基础养老金。截至目前,山阳区已为7549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发放基础养老金,有27943名适龄参保人员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使农民在“种地不缴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实现了“养老不犯愁”。目前,该区参保居民的登记造册、资格审核等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