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蕊 通讯员 杜永兵 李军鹏) 一区两园、集聚发展、循环经济,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修正中原(焦作)产业园、荣格科技(焦作)工业园……近日,记者在探访山阳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轨迹时发现,曾经的工业短板已成为该区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有数字为证:2011年,山阳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36285万元,同比增长39.3%;工业增加值完成32982万元,同比增长19.4% ,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091万元,同比增长 27.3%。
谈及山阳区何以拉长工业短板?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玲说,工业水平是一个地区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山阳区工业具备了一定基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是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偏小也是不争之实,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山阳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山阳区的做法是:牢牢把握焦作市被列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这一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从而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迅速转化。
平台建设为工业转型提供支撑。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山阳区把集聚区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战场和发展工业经济的主平台,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建设产业集聚区。仅用3年时间,集聚区基础设施投资完成5.2亿元,建成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零基础零配套到路网贯通、水电齐全,从沟壑纵横的山前荒地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平台。2011年,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亿元,入驻企业42家,企业主营业收入完成16亿元。
招大联强加快工业转型步伐。投资20亿元的修正中原(焦作)产业园项目,如今已完成投资1.4亿元,这一项目的落户,是山阳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成果,标志着山阳区工业产业升级全面启动。该项目建成后,产业园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元,年纳税5亿元,为山阳区乃至全市的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山阳区委、区政府在大招商活动中,坚持在招大联强、产业承接、产业延伸上精选项目,将目光瞄准世界五百强、国内五百强优势企业,引进一大批与产业发展关联度高、发展前景好、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
完善服务为工业转型创优环境。近年来,山阳区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出台了《关于完善服务工业企业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政策;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对集聚区的项目专门开辟了审批快速通道;扶持企业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申报专利162项;定期组织召开“银企洽谈会”,签订贷款金额44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2011年,全区工业企业达到137家,其中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收入12.8亿元、利税6736万元,分别是2006年的4.9倍、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