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在美国NBA当红华裔球星林书豪红遍全球时,他也正遭受着我国出版界一场声势浩大的滥造。据《合肥晚报》日前报道,从3月中下旬开始,国内出版社计划集中推出十几种林书豪的传记、写真集与成功学书籍,而这些图书作者大多没有真正采访过林书豪,其中一本名为《林书豪!从哈佛到全明星》的书,洋洋洒洒10万字,据说作者仅用10天时间就写完,这里面还算上了出版社排版校对的时间。
跟风出书现象并非个别。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网、民意中国网与新浪网,对15744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9.0%的公众痛感当前出版社出书跟风炒作现象严重。
资深图书策划人、北京出版人沙龙发起人张振忠告诉记者,当前国内出版行业中跟风问题非常严重。以家教类图书举例,近几年,家教类图书中的跟风出书问题主要集中在妈妈教育、性别教育及哈佛教育等几大主题上。
为何出书跟风问题严重?调查中,62.8%的受访者认为根源在于“出版社追求利润最大化”,51.2%的人认为是由于“中国出版界缺乏原创性”,46.0%的人认为原因是“一般图书没利润,畅销书才赚钱”,38.5%的人觉得是因为“出版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36.8%的人认为是由于“著作权保护制度不健全,存在容易被利用的模糊地带”,30.5%的人将原因归结为“当前出版市场竞争激烈且无序”,29.7%的人觉得原因是“出版社迎合公众胃口”。
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罗紫初教授认为,出书跟风问题是社会环境、出版体制、出版者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出版的浮躁之风不可长。”知名作家李鸣生认为,“书是用来传人的。它不是昙花一现,不是过眼云烟,更不是短命垃圾。出版业要对得起读者,对得起后人!” 中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