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发挥高校自身优势 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新语新论
揪住不正之风不放
论 坛
“小吏大贪”警示财政资金监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4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薛新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前不久召开的市两会,审议通过了《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总体要求、主攻方向和保障措施。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既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也是全市人民的愿景所在、福祉所系,更为武陟县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作为武陟县委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武陟县委宣传部将紧紧围绕我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决策部署,积极动员和组织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广大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为全县转型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舆论环境和文化支撑。

  一、统一思想认识,为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经济要发展,思想须先行。提高全民参与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工作热情和文化素养,增强全民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思想共识,推动《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离不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全面准确地阐释、解惑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做好这一点,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加大学习力度,不断增强经济转型的紧迫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首先要主动学习、带头学习,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实施方案》关于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指导思想、重大部署和重大措施,全面准确地把握《实施方案》的精神实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实施方案》的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立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全局对焦作建设的决策定位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总体部署上来。同时,要组织好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学习,通过举办研讨会、专题报告会、辅导报告会、座谈会等开展学习,认清现实差距,强化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经济转型的实效性。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作形势报告、组织理论骨干集中宣讲、定期举办“木栾讲坛”等多种形式,对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切实推动宣传学习活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及时系统地把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精神传达到基层、传播给群众,使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转型、怎么加快转型、在哪些方面转型,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强化转型意识,让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加大调研力度,不断增强经济转型的针对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在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搞好理论学习的同时,采取听汇报、查台账、谈体会等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深入项目建设第一线,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把丰富的实践重新归纳概括上升为理论,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服务,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武陟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作出新的贡献。特别是当前,要结合正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挖掘并尽快推出一批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使大家在浓厚的氛围中学有方向、看有样板、干有目标,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实际工作开展。

  二、把握舆论导向,为转型发展营造新环境

  在经济转型期营造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至关重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广大工作者要围绕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鼓劲造势,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密集型、持续性宣传报道,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坚持科学发展上下工夫、在转型升级上见实效。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注重搞好三个结合:一是注重县属媒体与上级媒体的结合。县属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围绕武陟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稳中求快、跨越发展”的工作总基调,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突出主题和重点,开办专栏、专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在此基础上,积极邀请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来武陟县采访,宣传报道武陟县的新进展、新举措和新经验,形成冲击力强、影响力大的宣传效应。二是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结合。吸引各级主流新闻网站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手机报、大型广告牌和电子显示屏,大力宣传武陟县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改革创新之举,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致力于建设活力武陟、畅通武陟、生态武陟、魅力武陟、和谐武陟,营造加快科学转型的强大舆论氛围。三是注重新闻宣传与社会宣传的结合。积极融合各种宣传力量,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精心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大力宣传武陟县委、县政府“1357”工程等重大工作的部署和进展情况,进一步提振干部群众信心,鼓舞全县人民斗志,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加快转型发展的实践,形成全民共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强大合力。

  三、加快文化建设,为转型发展打造新引擎

  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文化环境决定着经济运行的效率,文化创新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文化追求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武陟县作为文化资源大县,要做好激活大文章,打好资源组合拳,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助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具体来说,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保护开发利用原有文化资源。重点做好嘉应观景区的上档升级和妙乐寺的开发。要加快旅游道路、公交线路、旅游服务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嘉应观景区配套功能,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创建AAAAA级景区。在妙乐寺景区开发上,要坚持景区建设和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尽快启动旅游道路改线和核心保护区的拆迁工作,尽快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武陟县有着悠久的地方传统文化,不仅品种多样,而且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传承价值。要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成立各门类艺术中心、非遗展演等,加大对非遗的挖掘力度,重点提升以董永传说为主要内容的孝文化,出版发行《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培育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加入新时代的文化元素,创作一批以怀梆、二股弦为代表的地方戏曲,重新包装以抬花轿、盘鼓为主的民俗展演,打造具有武陟特色的新品牌。三是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保障机制。一方面,在投入上要多元化,坚持政策引导、市场运作、责权一致、利益分成的原则,谋划编制一批旅游开发项目,面向全国招商,广泛对外合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助力加油。另一方面,在经营上要市场化,加快建立行业管理机制,逐步理顺管理体系,进一步形成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聚集资金、以市场推动开发的发展模式,不断扩大和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形成县域经济新的产业亮点。

  (作者系武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