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树勋、付凯明 通讯员童传军)近日,记者从刚刚召开的新区一季度经济工作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3亿元,同比增长30.7%;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1.6亿元,同比增长3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16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4亿元,同比增长68.7%,居各县市区前列。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区在第一季度的经济工作中突出一个“早”字。一是今年年初工作早安排。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多次召开汇报会、座谈会,确定2012年为“新区开发年”,并谋划了十大行动计划,确定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并通过开展“我与新区发展同行”活动统一干部思想,为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打好基础。二是项目建设早谋划。新区围绕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有利时机,集中谋划了103个项目,从中又确定了十大重点项目。一季度,新区在建项目55个,其中续建项目39个,新开工项目17个,已完成投资10亿元,同比增长160%,增幅居全市第一,特别是工业投资增幅在200%多。三是招商引资早行动。新区召开了招商引资动员会,明确要在招商引资总量上实现突破、招大引强上实现突破、利用外资上实现突破的总体目标;确定了“1611”计划;继续深入实施全员招商战略,确定了各部门、各单位的招商工作任务,完善考核激励机制。3月份,新区成功举办了2012年春季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投资50亿元的海翼(焦作)工业物流园等8个项目成功签约,项目总投资达95.1亿元。其中,工业类6个、物流园区类1个、社会事业类1个,招商引资实现了开门红。四是经济运行早给力。今年新区有3家企业被确定为全市30强企业、5家企业入选全市30高企业、2家企业入选全省百高企业,成功创建了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河南省首批特色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园区,全区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五是各项基础工作早推进。新区总体规划在完成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工作已经获得省政府批准;区划调整工作正式启动,计划本月底完成区划调整及移交;产业集聚区扩区工作有序开展,正与省有关部门对接,加快推进。
同时,新区在一季度经济工作会议诚恳、积极客观地发现并解决了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部分建设项目推进不快、协调不力、环境不优等问题;经济运行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速;部分党员工作作风有待改进。对此,该区制定了新的任务目标和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