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在新区中纬路东段有这样一个在建项目,它占地850余亩,从去年12月底破土动工至今短短不足5个月的时间内,已将一期厂房盖至三层,工程全部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建成投入使用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这个项目就是被新区人称为新区“小特区”的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
今年春节前,记者曾随新区领导一起到该项目工地调研,那时候的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还仅仅是拉起了围墙,地面基础工作才刚刚开始。而当记者近日再次赶来采访时,眼前的景象着实令记者感到施工速度特别快,该项目建设速度的确有特区建设飞一般的速度。
项目工地秩序井然,如火如荼。施工现场纪律、安全生产纪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标语和规定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场内工人全部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各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各种机器工具作业发出的声响,仿佛奏出了和谐的项目建设进行曲……眼前这番景象,让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项目建设的热度与速度。
然而,除了施工进展速度特别快之外,“小特区”究竟“特”在哪?新区建设开发公司负责人给出了答案。该项目分为4块,预计2015年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涵盖4幢24层的小高层写字楼、公寓、仓库、物流公司、商场、办公楼、金融中心和标准化厂房,且标准厂房楼层均超过5层,高度全部在4.5米以上。投资方在“小特区”里,可实现生产、生活、办公、休闲等一站式一体化服务。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的落成,将会给新区带来更大的活力,促使更多的高、精、尖企业和公司来新区这块充满活力与魅力的热土投资兴业。
不仅如此,“小特区”还有一“特”。首先,所盖楼房和厂房将引进新工艺,采用新施工方法,外墙部分舍弃了传统的贴墙模式,全部采用国内最新型的软性瓷砖材料。该瓷砖贴在外墙上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不易脱落,成本低,耐久性强,所用材料都为环保节能材料,这在新区各在建项目中尚属首例。其次,新的施工方法也为一“特”。所建厂房为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可抗8级地震,厂房所用的梁、板、柱全部在外加工好之后,在项目工地再实施吊装和焊接,该施工方法不仅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大大地节省工期。
在感受到了“小特区”几处特别之处后,还有一“特”让记者尤为感叹,那就是特别辛苦!该项目代表李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正忙着和施工方研究图纸,甚至连口水都顾不上喝,连着给记者说了几个“不好意思”。暂时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李强才和记者聊了起来。该项目在建过程中,新区主要领导多次来现场调研、听汇报,并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问题。而作为一线项目具体负责人则压力更大、更加辛苦。李强告诉记者,为了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工,他们采用“5+2”、“白+黑”的工作方式,即5个工作日加2个休息日、白天加黑夜地这样干,早上6时就要起床往工地赶,有时凌晨2时多才回到家,太累的时候干脆就在项目指挥部的床上将就一夜,且一日三餐基本都在工地上吃。
“小特区”的采访,真切地让记者感受到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