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制时空/焦煤视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神华集团客人到赵固二矿考察
探视孩子起纠纷 致人轻伤被判刑
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 一审再审判而未决
法官变思路倾情调解 当事人受感动息诉
丈夫犯罪妻顶替 夫妻双双获刑罚
弘扬检察文化 构建和谐机关
图片新闻
开展防治水专项整治活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丈夫犯罪妻顶替 夫妻双双获刑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仝伟平

  本报通讯员 张国胜

  【案情回放】 2010年5月19日19时许,被告人程某醉酒后驾驶一辆桑塔纳轿车,行驶至某小区附近路段时,将横过道路的许某撞倒。程某驾车将许某送到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为逃避惩罚,程某遂指使妻子朱某顶替其肇事行为。被告人朱某为掩盖丈夫酒后交通肇事的事实,向公安机关作了虚假证明,造成程某逃避法律制裁的后果。

  【庭审现场】 法院认为,被告人程某违反交通法规,醉酒驾驶机动车,致一人死亡,并在事故中负全部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被告人朱某为掩盖程某的犯罪事实,向公安机关作虚假证明并顶替其肇事行为,意图使程某逃避法律制裁,其行为已构成包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法官析案】 市中级法院法官孙志强说,近年来,冒名顶替案件时有发生,使违法犯罪的真正元凶逃避了法律制裁,严重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办案秩序。分析其原因:部分违法犯罪分子存在侥幸心理,在金钱的诱惑、亲情的感召或者趋利避害的心理引导下铤而走险。司法机关部分办案人员对冒名顶替案件缺乏足够重视,把关不够严格;存在口供中心主义,只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供认不讳,戒备心理就大为下降;审查冒名顶替案件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孙志强建议,司法机关要提高对冒名顶替案件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责任心,严格把关;办案中减少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口供的依赖,不能因为其认罪态度好而放松对案件的审查;建立健全冒名顶替案件审查把关机制等。同时,希望违法犯罪分子消除侥幸心理,否则不仅连累无辜,更会加重自己的罪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