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能够高效处理、公正办结,是老百姓最质朴的司法需求。在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中,无论怎样,法院都要把提高办案质量作为最终追求,这是硬道理。”在基层法院领导岗位上工作近30年的武陟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永康,日前在谈及如何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时一语中的。
今年年初以来,“办案质量是法院的生命线”的意识已深入该院办案流程中的每一环节,在审判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杨永康说,在下一步活动中,要采取“四项措施”,全力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杨永康说,该院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业务培训,通过送法官到上级法院参加专业培训、邀请优秀调解能手授课、开展案例分析研讨会等形式,力促法官在办案能力上有新提高。
杨永康说,要积极探索,创新审判管理模式。该院科学设置了各审判业务庭的审判质效指标,努力实现审判管理的精细化;积极推进审判二元管理模式,即对审判管理采取计算机系统自动监控和审管办综合管理的动态跟踪管理模式;由相关庭、室提供科学准确的评估数据,实现质效评估制度化;建立了以审管办为主体的案件评查中心、以政治处为主体的绩效考核中心、以监察室为主体的案件查处中心,实现质量监控常态化。
建立科学的审判管理体系是提高案件质量的关键。杨永康说,该院对所有案件的审判质量实行分级负责、层层把关制度,承办人对案件的事实与证据把好第一道关口,庭长就案件定性是否准确、法律文书制作是否有瑕疵等把好第二道关口,分管领导对案件的程序和实体部分把好最后一道关口,形成了主管副院长、庭长、法官“三位一体”的审判管理运行新机制。
加强案前调解也是该院提高案件质量的一项举措。杨永康说,为了防止案结事不了的现象再度发生,该院通过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帮助当事人懂法明理,同时在调解中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使双方的矛盾彻底化解,将上访问题解决在案件处理中。
本报记者 仝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