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泽被后世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博爱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制定了多种举措,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日前,博爱县北山治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副县长郭春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近几年,博爱县十分重视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高标准编制了矿产资源规划,设立了禁采区、限采区、可采区;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巡查网络,加大对非法采矿的打击力度;申报实施了一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项目。
郭春平说,尽管如此,全市开展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后,博爱县依然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博爱县成立了打击和查处违法采矿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建立了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查处联席会议制度;在加强县、乡、村动态巡查的基础上,从国土、林业、公安、交通等部门和山区乡镇抽调50多名业务骨干,在山区交通要道路口设立3个固定检查站、1个流动检查站,对所检查的车辆、矿产品的来源和流向进行详细登记;建立非法采矿案件快速通报机制,对查处的非法采矿案件,必须24小时内呈报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必须将案件查处结果以简报形式予以通报。
截至记者采访时,该县已查扣非法采矿铲车3辆、钩机1辆、运矿车4辆,没收矿产品12吨。
郭春平认为,北山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一定要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他说,针对下一步工作,博爱县一是继续严打乱采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取缔非法收购、加工点,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露头一起,打击一起”,将非法开采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切实管好源头,加快修编矿产资源规划、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调整矿山布局,规范矿山企业生产,加快关闭旅游通道等重点区域的矿山企业。三是大力推进生态恢复,开展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完成3万亩工程造林,恢复山区生态植被,同时加快实施月山铁路编组站北侧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扶持山区乡村大力发展林果经济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