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下属“仁爱基金”被曝向陕西大型国企和地级市老干部局捐赠上万辆劣质自行车。事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回应称,主持这次捐赠的“仁爱基金”志愿者时进龙曾是他们聘任的志愿者办公室主任,是“到期的临时工”。
一句“到期临时工”便成了中国红十字会官方冠冕堂皇的“回应”。 从“郭美美”到“时进龙”,从“红十字会与郭美美无关”到“时进龙是到期临时工”,此次捐赠事件再一次把中国红十字会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暂且不说时进龙到底是不是临时工,就此事应该承担多少责任,单就所捐自行车,我们可以清楚地算一笔账:据自行车生产厂家爆料,该批车辆出厂价仅为100多元,但是,仁爱基金在捐赠过程中,将价格飙升到700元一辆。如果按一辆车的差价为500多元计算的话,那么捐赠10万辆,一个5000万元的“大奖”就诞生了。再往小点说,若以购买1000辆计算,差额也将达到600万!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企业向慈善基金会捐款,可以抵扣应缴税款。拿100万元的捐赠款可以抵扣600万元的应缴税款,这个“生意”真可谓是一本万利。而这样的好买卖恐怕不是随便哪个人或某个单位都可以捡到的便宜,更不会是一个“临时工”就能独自完成的。
算完这笔账后,我们不禁要问,时进龙若真是一个临时工,哪来得如此大权?莫非一个临时工比红字会正式在编人员还要牛?
从郭美美的“与红十字会无关”再到这次“时进龙是临时工”,其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始终没有给大众一个可信的说辞。可看出作为慈善公益组织的红十字会似乎确有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内部的机制和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出现了问题,谁来对其实施监管? 权力不是某个人赋予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劣质自行车”数额巨大,出了问题以“临时工”来回避问题,重重疑点无疑将红十字会乃至整个慈善事业的公信力降到最低点。
诚信不可践踏,爱心不可欺骗,“临时工”更难掩事实真相。红十字会乃至整个公益事业今后如何诚信发展,值得相关领导认真反思。